




8月23日上午,由國家文物局,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chǎn)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隆重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公布了第五批國家二、三級博物館名單。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于2020年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時隔四年后,由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評估,經(jīng)國家文物局備案,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正式升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于2009年在上世紀蜀錦廠原址上建立而成,是全國最大的蜀錦蜀繡文化傳承基地與研究中心,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全套手工蜀錦制作工藝和蜀錦歷史文化展示的專業(yè)場館。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文物藏品共計 9373 件,國家級珍貴文物 48 件;基本展陳分為絲綢起源、歷代蜀錦、刺繡歷史、明清服飾、織機沿革、蜀錦技藝六大部分,博物館不定期舉辦各類紡織及服飾文化特展與融古匯今的時尚藝術展覽,并以其豐富的藏品、詳實的內容,講述著千年錦繡文化的盛況。
館內設有大型蜀錦織造工場,由蜀錦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及其團隊活態(tài)演示清代道光年小花樓木織機手工蜀錦制作工藝;同時也設有蜀繡技藝展示館,由新中國首位蜀繡國家工藝美術大師之子、中國工美行業(yè)藝術大師及其團隊現(xiàn)場展示蜀繡針法技藝。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自建館以來一直為免門票的公益性博物館,致力于讓蜀錦蜀繡文化走出博物館,讓非遺走進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蜀錦蜀繡的傳承與發(fā)展方向、博物館的展陳形式、以及博物館研學互動活動等服務,讓非遺文化活起來,讓公眾能夠感受到文化的趣味性,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
在剛結束的第三期改造中,博物館也帶著蜀錦蜀繡跳出非遺文化和博物館固有模式,打造全新的文商旅消費新場景,讓文化的價值性延伸進情緒,創(chuàng)新并發(fā)揚非遺文化來源于人民生活的精神內核。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