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清輕紡原料市場一周行情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3-08-13 07:29:00
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振蕩上揚,高位運行和PX市場報價上升的影響,近期國內(nèi)市場PTA、EG現(xiàn)貨價又向上反彈至6300元/T、7100元/T,與一周前價格5950元/T、6900元/T相比分別上升350元/T、200元/T。在PTA、EG向上反彈的雙重作用下,國內(nèi)市場PET行情也從下調(diào)行情較為上周的上漲行情,目前國內(nèi)大聚酯市場價在8600-8700元/T,基本收復前周下調(diào)的失地。
PET、EG上周行情普遍上升,造成前周正處下滑通道的滌絲行情再次發(fā)生大逆轉(zhuǎn),市場報價再度緩慢上升。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動態(tài)顯示,8月11日滌絲常規(guī)代表產(chǎn)品DTY150D、多孔POY100D、FDY150D、黑色DTY150D中心報價依次在11400元/T、9600-9700元/T、11000元/T、11500-11600元/T,與一周前的價格11000元/T、9500元/T、10700元/T、11300元/T相比分別上升400元/T、100-200元/T、300元/T、200-300元/T,從價位看,DTY、POY基本又升到7月下旬高位,F(xiàn)DY價位離7月下旬高位還有一段距離。
分析認為,本輪滌絲行情再度逆轉(zhuǎn)上揚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上PX貨緊價揚及國內(nèi)市場PET、PTA、EG價格普遍上漲。從下游看,織廠需求變化不大,目前本地區(qū)織廠受供電緊張限電的影響,中國輕紡城面料銷售也在低水平300-350萬米日均成交量徘徊。下游織廠對滌絲行情再度逆轉(zhuǎn)上揚并未過高參與,相反采取聽之任之,走一步算一步觀望態(tài)勢。錢清輕紡原料統(tǒng)計測算數(shù)據(jù)顯示,除了8月7日、8日滌絲市場價格剛剛上升,市場銷量有所放大以外,8月9日-11日平均成交量與前周價格下調(diào)時的日均成交量相比變化不大,目前成交量僅只去年同期的一半。
緣何價格上升而市場成交量卻不能放大呢?筆者認為主要是下游織廠對目前滌絲價位的心存疑慮所致,總體說來,今年滌絲行情啟動早,幅度大,目前的滌絲價格已比去年旺季時10月份的價格還高出1000元/T左右。過高價位對尚未進入織造旺季的織廠來講無疑應(yīng)有一個適應(yīng)過程。一方面從前道原料來講想把滌絲行情往上拉,另一方面從下游織廠來講希望滌絲價格適度回調(diào)以提升其開機率,因此當前的滌絲行情處于高位,后市仍存變數(shù),最終明朗要等下月內(nèi)外銷市場全面啟動才可知曉。
紗類行情近期運行平穩(wěn),純滌紗、人棉紗、T/C紗、T/R紗一周來基本處在量價齊穩(wěn)態(tài)勢,唯有純棉紗行情稍有變化。動態(tài)顯示,8月11日紗類常規(guī)代表產(chǎn)品32S純棉針織用紗、50S純滌紗、30S人棉紗、45S65/35T/C紗、40S/2 65/35 T/R股線中上心報價依次在18500-18600元/T、14200元/T、16000元/T、17200元/T、18000元/T,與一周前的價格18800元/T、14200元/T、16000元/T、17200元/T、18000元/T同比,除了純棉紗價格有所下降外,其它所有品種價格均保持平穩(wěn)。
純棉紗行情業(yè)內(nèi)普遍期盼在旺季來臨之際進行兩周的回調(diào),下跌幅度在400-500元/T,究其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特別是外貿(mào)訂單尚未落實下來,織廠處于青黃不接階段。另外近期國際市場上棉價走低帶動國內(nèi)市場棉價下行也是主導因素,329級標準棉到廠價由原先的13000元/T跌至12500元/T。河南某廠今年以為一直暢銷兩旺的純棉紗進入8月份后由于銷勢不佳,庫存有所增加,廠方定價由原先的一口價改為協(xié)議價。按照本地區(qū)慣例,8月15日-20日是淡季向旺季過渡的分水嶺,但今年因電力不足造成織布廠限電而影響接單可能要使旺季向后推遲一周左右。
人棉紗、純滌紗、T/C紗、T/R紗行情穩(wěn)定,主要原因是前道原料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價格穩(wěn)定,目前滌綸短纖(1.4D×38mm直紡大化纖),粘膠短纖(1.5D×38mm)江浙市場中心價分別是在9700-9900元/T,12700元/T,與周前價格相比變化不大,滌綸短纖雖說與8月初最高位10200元/T相比有所下調(diào),因此其下調(diào)對純滌紗行情未能帶來直接影響,陽粘紗二合一紗32S、40S單紗和股線及50S/2股線近期市場銷量放大明顯,主要是做一些秋季仿毛西服面料。商家反映已有外單來到,目前50S/2陽粘二合一錢清市場中心成交價在21500-22000元/T,與去年價格持平,后市隨著銷量的進一步放大,價格估計有上升空間。
滌絲行情的高位盤整,紗類價格的運行平穩(wěn),但在整個輕紡原料行情平靜的背后存在著波瀾,希市場人士多加關(guān)注下游變化,及時應(yīng)對。
PET、EG上周行情普遍上升,造成前周正處下滑通道的滌絲行情再次發(fā)生大逆轉(zhuǎn),市場報價再度緩慢上升。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動態(tài)顯示,8月11日滌絲常規(guī)代表產(chǎn)品DTY150D、多孔POY100D、FDY150D、黑色DTY150D中心報價依次在11400元/T、9600-9700元/T、11000元/T、11500-11600元/T,與一周前的價格11000元/T、9500元/T、10700元/T、11300元/T相比分別上升400元/T、100-200元/T、300元/T、200-300元/T,從價位看,DTY、POY基本又升到7月下旬高位,F(xiàn)DY價位離7月下旬高位還有一段距離。
分析認為,本輪滌絲行情再度逆轉(zhuǎn)上揚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上PX貨緊價揚及國內(nèi)市場PET、PTA、EG價格普遍上漲。從下游看,織廠需求變化不大,目前本地區(qū)織廠受供電緊張限電的影響,中國輕紡城面料銷售也在低水平300-350萬米日均成交量徘徊。下游織廠對滌絲行情再度逆轉(zhuǎn)上揚并未過高參與,相反采取聽之任之,走一步算一步觀望態(tài)勢。錢清輕紡原料統(tǒng)計測算數(shù)據(jù)顯示,除了8月7日、8日滌絲市場價格剛剛上升,市場銷量有所放大以外,8月9日-11日平均成交量與前周價格下調(diào)時的日均成交量相比變化不大,目前成交量僅只去年同期的一半。
緣何價格上升而市場成交量卻不能放大呢?筆者認為主要是下游織廠對目前滌絲價位的心存疑慮所致,總體說來,今年滌絲行情啟動早,幅度大,目前的滌絲價格已比去年旺季時10月份的價格還高出1000元/T左右。過高價位對尚未進入織造旺季的織廠來講無疑應(yīng)有一個適應(yīng)過程。一方面從前道原料來講想把滌絲行情往上拉,另一方面從下游織廠來講希望滌絲價格適度回調(diào)以提升其開機率,因此當前的滌絲行情處于高位,后市仍存變數(shù),最終明朗要等下月內(nèi)外銷市場全面啟動才可知曉。
紗類行情近期運行平穩(wěn),純滌紗、人棉紗、T/C紗、T/R紗一周來基本處在量價齊穩(wěn)態(tài)勢,唯有純棉紗行情稍有變化。動態(tài)顯示,8月11日紗類常規(guī)代表產(chǎn)品32S純棉針織用紗、50S純滌紗、30S人棉紗、45S65/35T/C紗、40S/2 65/35 T/R股線中上心報價依次在18500-18600元/T、14200元/T、16000元/T、17200元/T、18000元/T,與一周前的價格18800元/T、14200元/T、16000元/T、17200元/T、18000元/T同比,除了純棉紗價格有所下降外,其它所有品種價格均保持平穩(wěn)。
純棉紗行情業(yè)內(nèi)普遍期盼在旺季來臨之際進行兩周的回調(diào),下跌幅度在400-500元/T,究其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特別是外貿(mào)訂單尚未落實下來,織廠處于青黃不接階段。另外近期國際市場上棉價走低帶動國內(nèi)市場棉價下行也是主導因素,329級標準棉到廠價由原先的13000元/T跌至12500元/T。河南某廠今年以為一直暢銷兩旺的純棉紗進入8月份后由于銷勢不佳,庫存有所增加,廠方定價由原先的一口價改為協(xié)議價。按照本地區(qū)慣例,8月15日-20日是淡季向旺季過渡的分水嶺,但今年因電力不足造成織布廠限電而影響接單可能要使旺季向后推遲一周左右。
人棉紗、純滌紗、T/C紗、T/R紗行情穩(wěn)定,主要原因是前道原料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價格穩(wěn)定,目前滌綸短纖(1.4D×38mm直紡大化纖),粘膠短纖(1.5D×38mm)江浙市場中心價分別是在9700-9900元/T,12700元/T,與周前價格相比變化不大,滌綸短纖雖說與8月初最高位10200元/T相比有所下調(diào),因此其下調(diào)對純滌紗行情未能帶來直接影響,陽粘紗二合一紗32S、40S單紗和股線及50S/2股線近期市場銷量放大明顯,主要是做一些秋季仿毛西服面料。商家反映已有外單來到,目前50S/2陽粘二合一錢清市場中心成交價在21500-22000元/T,與去年價格持平,后市隨著銷量的進一步放大,價格估計有上升空間。
滌絲行情的高位盤整,紗類價格的運行平穩(wěn),但在整個輕紡原料行情平靜的背后存在著波瀾,希市場人士多加關(guān)注下游變化,及時應(yīng)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