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造雙贏:將土耳其絹絲掛毯工藝引入南疆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9-01-16 11:03:00
當把土耳其日益失傳的手工蠶絲織毯工藝和南疆富余勞動力結(jié)合起來時,喀什米拉斯地毯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買買提吐遜·馬木提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經(jīng)濟上的雙贏:土耳其手工蠶絲織毯工藝在中國新疆發(fā)揚光大和南疆數(shù)千名維吾爾族婦女因此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日前,我第一次見到買買提吐遜·馬木提展示的手工絹絲掛毯時,就被它的別具一格所吸引。新疆傳統(tǒng)的掛毯通常是用羊毛織就的,外觀顯得很厚實,而絹絲掛毯則是由織女們用蠶絲一絲一絲織出來的,單薄中顯露出清秀。這些掛毯上織著各類題材的藝術(shù)畫,畫的主題有宗教故事、世界名畫、人物和自然風光等。
掛毯是按尺寸、密度和藝術(shù)性來定價的,而密度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定價因素,用的絲線越細,織的掛毯越密,費的人工也越多。它的價格是高昂的,一幅30厘米×40厘米的絹絲掛毯,售價達1萬元,織成一幅畫大約需要一位織女用8個月時間才能完成。而且,這種活兒對織女的視力要求非常高,因此,為買買提吐遜·馬木提的公司編織這種藝術(shù)掛毯的維吾爾族織女的年齡大多在16歲至40歲之間。
1998年11月,買買提吐遜·馬木提從西北民族大學畢業(yè)后就自費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學留學,其間,他廣泛接觸到土耳其各界人士。2004年歸國之際,買買提吐遜·馬木提就開始琢磨未來的生計問題。經(jīng)過考察,他決定將土耳其絹絲掛毯引入故鄉(xiāng)——喀什。2004年,他回國就在喀什成立了米拉斯地毯有限公司,2005年,他的公司與土耳其擴汗紡織加工及進出口有限公司合資建立喀什埃富薩尼地毯編織有限公司,土方出技術(shù)、提供蠶絲原料,中方組織生產(chǎn),產(chǎn)品由土方銷售。
買買提吐遜·馬木提說,土耳其人的生活水平其實和新疆差不多,但由于靠近歐盟和中東富裕的產(chǎn)油國,這里的物價水平要比新疆高出許多,勞動力成本自然要比新疆高。在土耳其,已沒什么人愿意干這種吃力卻賺不上錢的活,絹絲掛毯幾乎也都由機器織就。但是,在歐美和中東一些上流人士心目中,手工的絹絲掛毯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手工絹絲掛毯的價格要比機織掛毯高20—30倍。
買買提吐遜·馬木提說,埃富薩尼地毯編織有限公司在喀什市、葉城縣、莎車縣、岳普湖縣、疏勒縣都開辦了分公司,土耳其合資方派了7名技師來新疆培訓(xùn)員工,如今,已培訓(xùn)了3000多人,有1800—2300名當?shù)鼐S吾爾族婦女常年在為這家公司工作??椗畟兛梢栽诠咀鞣恢泄ぷ?,也可以在家編織掛毯,她們的收入以計時或計件計算,最多的一天有30到35元的收入,一般的學徒工一天也有20多元。一個熟練工人一個月可以拿上1200至1500元的工資,高的可拿到2500元。
信息來源:亞心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