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傾銷中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4-04-27 08:50:00
全球化時代,各國面臨的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當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在世界市場“攻城略地”時,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的企業(yè)遭遇沖突。
4月14日,在對外貿易領域,同時發(fā)生了兩件事情:一件是新西蘭正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從而使中國在獲得夢寐以求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首次取得突破;另一件是美國商務部對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中國彩電作出終裁,裁定中國企業(yè)存在傾銷行為。兩件事都是有關反傾銷中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但結果卻迥然不同,其所蘊涵的豐富信息值得我們去解讀。
近年來,國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國家在對中國企業(yè)的反傾銷指控中,總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國是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為什么在中國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已經建立起市場經濟體制并且加入WTO的情況下,仍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呢?
應該說,這與中美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的雙邊協(xié)議,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議定書有關。根據(jù)協(xié)議的規(guī)定,中國在入世談判中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內,美國可以繼續(xù)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從而采用對中國不利的反傾銷規(guī)則,繼續(xù)維持對入世前的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的機制。
WTO關于傾銷的定義是: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到另一國,并對進口國相關工業(yè)造成了損害的行為。由于WTO絕大部分成員是市場經濟國家,其運作遵循著市場經濟規(guī)則,因此,毫無疑問,一種產品的“正常價值”當然是以市場經濟國家生產的產品價格來衡量。從而,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只要用來確定正常價值的方法是合適與合理的”,就可用某一市場經濟國家相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標準。換言之,反傾銷案發(fā)起國的調查當局如果認定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大致相當?shù)氖袌鼋洕鷩遥ㄌ娲鷩┑某杀镜葦?shù)據(jù),計算所謂正常價值并進而確定傾銷幅度,施以對應的增稅措施。
這就是所謂的第三國參照。其理論依據(jù)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資源由政府控制,企業(yè)多屬于政府或受政府干預,其產品的價格是扭曲的,不能反映真實價值。當這些產品流入市場經濟國家,即構成對后者相關企業(yè)的不公平競爭。
所以,只要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采用與該國經濟毫不相干的第三國(替代國)的市場價格來計算該國產品的正常價值,那么,在反傾銷案中,十有八九會使該國出口產品本來沒有傾銷而被裁定為“傾銷”,本來傾銷幅度輕微而被裁定為高度傾銷,從而給該國出口造成人為的壁壘。這就是一些發(fā)達國家頻繁打著“非市場經濟國家”大旗,把反傾銷變成進行貿易保護或歧視政策的手段和工具的原因所在。
WTO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組織。按理說,中國既然已經加入了WTO,理應是個市場經濟國家。事實上,無論從GATT關于非市場經濟的定義還是從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來看,中國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市場經濟國家。之所以對中國設定一個15年的過渡期,并動輒給中國企業(yè)套上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緊箍咒”,揮舞起對華反傾銷的“武器”,還有以下特殊原因。
一是中國不斷發(fā)展的對外貿易,讓許多國家暗懷戒心。全球化時代,各國面臨的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當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在世界市場“攻城略地”時,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的企業(yè)遭遇沖突。但在中國加入WTO后,一些國家利用關稅壁壘來限制中國產品的空間越來越小,這樣,被WTO允許采取的作為維護公平貿易和保護國內安全的合法手段的反傾銷,尤其是其中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說辭,就成了一些國家指控中國企業(yè)搞傾銷的最好借口。
二是雙方交流不夠。一方面,一些國家既不了解中國市場經濟已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理解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另一方面,中國企業(yè)由于對國際反傾銷法律及秩序不熟悉,同時對國內市場經濟方方面面的變動也不甚了解,致使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很少能向反傾銷國家提供案件調查的廣泛背景資料。中國的學者雖然從推進改革角度做了不少中國市場化測度的研究,但也幾乎沒有從反傾銷角度與國外同行討論過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問題。因此,一些國家對中國經濟的誤判一直沒有能得到更正,甚至因某些小糾紛反而更加深了。
三是在一些反傾銷案件中,存在非認識方面的因素。比如,有時會因涉及一些進口國生產企業(yè)的經濟利益,進口國政府有關部門遷就了國內企業(yè)的過分要求;甚至也不排除個別時期或個別國家機構,在與貿易緊密相關的反傾銷措施中摻進了某些政治因素。
可以說,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不僅已成為我國在應訴國外對華反傾銷案中大量敗訴的一個重要原因,讓中國企業(yè)屢次蒙冤受屈以致于被動挨打;而且嚴重的是,它阻礙了中國企業(yè)更深更廣地參與和融入世界貿易和國際經濟中去。這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來說,都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要求反傾銷國從實際出發(fā)對待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我們并不是以此來追求反傾銷中的優(yōu)惠地位,只是要求貿易伙伴能夠公平地對待中國;只希望為了公平貿易而實施的反傾銷措施,不要成為擴大不公平貿易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