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无码网址|成人高清视频一区|52欧美日日夜夜|伊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综合|黄片在线播放中文|在线超碰av免费|久久av伊人精品|mmwww污污污|欧美 国产 变态

免費注冊
English
總部客服電話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廣西辦事處 : 13567378882 湖州辦事處 : 13957350021 繭絲公檢信息查詢
/ / / / /
糧食連續(xù)增產發(fā)出啥信號? 糧食生產出現大轉機?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6-12-25 09:45:00

  農業(yè)部24日宣布,預計今年全年糧食產量達到9800億斤以上,平均畝產連續(xù)三年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這是1985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單產首次實現連續(xù)三年增產。

  從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歷史看,自1985年以來的21年中,糧食生產基本上是“兩豐一歉”,還沒有連續(xù)3年增產的紀錄;糧食單產基本上是“兩增一減”,還沒有連續(xù)3年提高的紀錄。糧食產量和單產連續(xù)3年的持續(xù)增長已經打破了21年來的“常規(guī)”。

  糧食連續(xù)3年豐收的信號,傳遞了這樣的信息:我國糧食生產正在出現重大轉機,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糧食生產。

  打破21年的“常規(guī)”:好政策帶來滿倉糧

  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吃飯是“頭等大事”。但近年來,由于部分行業(yè)過度投資,土地、資金等要素大量轉向非農產業(yè),加之種糧效益比較低等原因,2003年糧食播種面積下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糧食產量下降到近年來的最低點。

  在此重要關口,中央確立了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農業(yè)發(fā)展方針,2004年至2006年連續(xù)發(fā)出3個中央1號文件,建立支持糧食穩(wěn)定發(fā)展的政策框架,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農惠農政策促進糧食生產。

  ——財政支農力度強勁。1998年至2003年,中央財政直接用于三農資金的支出累計為9350多億元。2004年為2626億元,2005年達到2975億元,2006年新增422多億元,達到3397億元。

  ——全面取消“農業(yè)三稅”。

  ——農業(yè)補貼制度重大突破。與去年相比,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從135億元增加到142億元,良種補貼由38.7億元增加到40.7億元,農機購置補貼由3億元增加到6億元。今年還新增生產資料增支綜合直補125億元、漁業(yè)柴油補貼28.9億元。同時,“三獎一補”在去年150億元的規(guī)模上增加到210億元,其中中央對產糧大縣的獎勵由去年的55億元增加到85億元。

  好政策帶來滿倉糧。9億農民以高漲的熱情回報中央惠農政策: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9389億斤,增產776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增產最多的一年;2005年總產量達到9680億斤,又增產291億斤;2006年預計糧食總產量可達到9800億斤以上,再增產120億斤左右。

  八大問題考驗糧食長久安全

  農業(yè)部黨組書記孫政才表示,在好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合力”下,我國糧食生產出現了重大轉機,但糧食持續(xù)增長的基礎并不牢固。

  盡管我國連續(xù)3年糧食豐收,但總體上仍是產不足需,且屬于恢復性增長,當年糧食供需還存在一定缺口,相比1998年的10246億斤還差446億斤。我國糧食的供需矛盾已由“九五”時期的偏松平衡轉變?yōu)槠o平衡,這是基本糧情。

  從長遠看,由于糧食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受市場風險、自然風險雙重威脅,從我國的基本國情看,至少有八大問題考驗著糧食的長久安全。

  一是耕地面積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2003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為1.43畝,2005年下降到1.4畝。近3年來雖然耕地迅速下滑的趨勢有所遏制,但逐年減少的趨勢難于逆轉。

  二是政策激勵效應相應減弱。前兩年集中出臺的“三減免、三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基本都直接惠及農民,面向糧食生產的農戶,含金量高、力度大。今年中央繼續(xù)穩(wěn)定、完善和強化這些政策,支持總量在增加。但相比兩年前,這種外部“輸血”式的激勵,效應會遞減。

  三是淡水資源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業(yè)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全國灌溉面積中有1/3是中低產田。

  四是糧價下行和農資價格上行的壓力依然較大。隨著連續(xù)3年糧食豐收,供求關系緊張局面有所緩解,糧價下行的壓力增大。同時,農資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上農資需求旺盛,控制農資價格上漲的難度加大。

  五是農業(yè)自然災害的影響趨于頻繁。前兩年氣候條件對農業(yè)生產總體有利,但近幾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每年都在300億公斤左右。

  六是農產品國際競爭壓力加大。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競爭更趨激烈。這不僅使我國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困難,而且使國內農產品市場受到擠壓。

  七是農業(yè)科技難有新的重大突破。提高糧食綜合生產力有三條基本途徑:擴大面積、增加復種和提高單產。我國糧食生產領域科技儲備不足,技術推廣隊伍不穩(wěn),糧食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更新推廣速度較慢,直接制約著糧食生產科技水平的發(fā)揮。

  八是市場需求剛性增長制約糧食安全。據預測,由于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每年糧食需求將呈剛性增長。

  抓糧食生產決不能“曇花一現”

  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務必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糧食生產。從會議透出的信息看,明年,直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四補貼”等政策(種糧農民直補和良種、農機、農資補貼)將不折不扣地落實。為更好應對農業(yè)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國家擴大農業(yè)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參加保險的農戶將享受到保費補貼。

  除加大政策扶持外,中央還作出加快推進現代農業(yè)建設的重大部署,將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yè)綜合效益,從根本上夯實增糧增收的基礎。

  “明年糧食能否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對我們是一個新的重大考驗?!睂O政才在此間舉行的全國農業(yè)工作會議上表示,2007年要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提高復種指數,種足種好糧食作物,力爭糧食面積穩(wěn)定在15.8億畝以上。同時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力爭單產增長1%以上。此外,要進一步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機具的開發(fā)和應用,重點推進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努力保持糧食供求的緊平衡,是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糧食實現了打破“常規(guī)”性增長的轉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這警示我們:決不能因為糧食生產剛剛走出低谷時就放松糧食生產,抓糧食生產決不能“曇花一現”。

  背景新聞

  糧油"增產漲價"耐人尋味 糧食安全忌高枕無憂
  近期,我國部分地方糧油價格上漲引起廣泛關注。記者調查發(fā)現,這一波糧油價格上漲是在國家采取一系列惠農促糧政策后,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背景下出現的。與長期困擾我國農民、葉圣陶筆下《多收了三五斗》后“谷賤傷農”的現象相比,這輪“增產漲價”現象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尋味。

  田里豐收了,市場糧價不降反升

  12月6日,江西有關部門發(fā)布最新數字顯示,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5414萬畝,單產突破350公斤大關,全年糧食總產189.65億公斤,比去年增產4.29億公斤。江西省農業(yè)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江西繼2004年、2005年后,連續(xù)第三年糧食總產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

  生產連創(chuàng)新高,消費市場卻在漲價。記者在南昌市墩子塘農貿市場一個名為“小蘭餃子店”的路邊店發(fā)現,南昌市民早點主食拌米粉的價格從原來的每碗一元漲至1.5元。店主小蘭對記者說,米粉漲價了,油漲價了,調料也漲價了,拌粉不漲價就要虧。

  江西省價格監(jiān)測中心監(jiān)測顯示,今年以來,食用油價格一直小幅度恢復上漲,進入11月后達到或超過去年同期,漲幅為近年之最。11月30日,南昌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散裝食用油每500克批發(fā)價格為:國標菜油4.25元,優(yōu)質精煉油4.3元,山東花生油5.7元,優(yōu)質豆油4.6元,分別比11月1日上漲27%、28%、6%、21%。

  記者掌握的資料表明,自2005年早稻收購開始以來,稻谷市場價格持續(xù)一年多穩(wěn)定上揚,前后漲幅超過10%。只有在今年3、4月份國家拋售最低收購價早稻期間有過短時間小幅度的下降。目前的價位已接近2004年3月份歷史最高水平。

  多種因素造成“增產漲價”現象

  糧食市場的這一輪“增產漲價”現象并非江西獨有,全國的情況也大抵如此。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監(jiān)測,11月下旬,我國各地小麥、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購價格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受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全國食用油平均零售價格較10月份上漲了6.04%。在生產領域,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糧食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695億公斤,同比增長9%,扭轉了連續(xù)五年下降的局面;2005全年糧食產量4840億公斤,增長3.1%;2006年前三季度,糧食生產再獲好收成,夏糧總產量1138億公斤,增長7%。據推測,盡管四川、重慶遭遇歷史大旱造成減產,全年全國糧食增產的可能性仍很大。

  增產為何還漲價?記者調研發(fā)現,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國際市場的拉動。在連續(xù)七年沒有出現足以影響全球農產品收成的惡劣天氣之后,反常的炎熱天氣和干旱今年一塊來襲,導致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小麥出現不同程度減產。

  小麥減產使得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從9月中下旬開始領漲,并帶動玉米價格上漲。大豆全球庫存仍然較大,但也紛紛跟漲。這些情況促成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并帶動國內市場。特別是我國大豆消費2/3依靠進口,導致豆油價格大幅漲價。

  其次是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托市”效應。江西省糧食局局長熊根泉認為,當前糧價上漲不是由于沒糧,而是糧源都被國家掌握了。僅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儲備糧、地方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yè)的商品周轉糧在內,倉庫里還有糧食約90億公斤,這個庫存量在歷史上是比較高的。大量糧源被國家控制,雖然產量增加了,但市場供應量不增反減,“增產漲價”也就形成了。

再次是加工業(yè)迅速發(fā)展造成糧食消費量增加。伴隨著能源短缺刺激起來的生物能源熱潮,玉米作為燃料乙醇的最大來源已經被賦予新能源的屬性,其需求量正持續(xù)大幅度增加,加劇了供需缺口。美國農業(yè)部預計,2006/07年度,全球玉米產量為6.89億噸,消費量卻達到7.23億噸,期末庫存9000萬噸,遠遠低于上年度,也遠低于安全水平。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聯合研究課題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玉米產需缺口在350萬噸左右,將由玉米的凈出口國轉變?yōu)閮暨M口國。這些情況拉動玉米價格持續(xù)上揚,加上氣候原因使今年新產玉米大規(guī)模上市延遲,加工企業(yè)搶購糧源,玉米價格便扶搖直上。

  “增產不跌價”意味著什么

  “增產不增收”在我國由來已久,嚴重困擾了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和農民增收,是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民的一塊心病。

  首先,從“增產不跌價”現象可以看出,以最低收購價政策為核心的國家宏觀調控下的糧食市場化道路正顯現其獨特的魅力。我國糧食生產能夠在世界糧食普遍減產的情況下“一枝獨秀”,以最低收購價為代表的系列惠農政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熊根泉認為,最低收購價政策也是把農民利益和市民利益較好地結合起來的一個政策。這次各地糧油雖然全線漲價,但沒有出現囤積、搶購等現象,說明這種政策下形成的市場價格對于大多數城市居民而言也是可以承受的。可以預見,在最低收購價政策主導下,在較長時期內,我國糧食產銷可以維持目前這種“農民可接受、市民能承受”的“緊平衡”狀態(tài),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其次,糧食的能源特性開始顯現,并正在催漲糧價。熊根泉說,加工因素成為最近一波糧油漲價的一個原因表明,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各種性質的糧食加工企業(yè)將逐步取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yè)成為糧食市場的主導力量。在發(fā)展生物能源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與糧食安全的關系,如何讓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實現雙贏,是一個已經擺上臺面的課題。此外,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仍不能高枕無憂。

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