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氣象局專家預測:今年將遇更猛強雷暴天氣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8-04-02 10:43:00
在重慶市政府昨(1)日舉行的雷電災害防范宣傳工作會上,市氣象局專家預測,今年重慶市可能遭受比去年更猛的強雷暴天氣。其中,本月中下旬就可能有三次雷暴光臨,市民一定要注意防雷。
去年,重慶市遭受嚴重的雷擊災害,其中墊忠高速和開縣分別出現(xiàn)因雷擊而死亡多人的事件。
六月至八月雷電較多
氣象專家介紹,經(jīng)會商預測,今年強雷暴天氣較去年可能增多。在本月上旬后期、中旬和下旬,雷電風暴天氣可能光顧我市,特別是渝東北、渝東南地區(qū),尤其要做好防雷工作。
氣象專家稱,預計今年5月氣溫為正常略高,因此雷電天氣次數(shù)相對往年較少。但不能忽視的是,雷電強度仍較強。6月上旬、中旬,雷電天氣次數(shù)不是太多,但雷電強度仍較強。
6月下旬陰雨天氣較多,雷電時有發(fā)生,不過雷電強度不強。進入7月、8月后,雷電天氣較多,且強度較強。9月雷電天氣次數(shù)略有減少,10月以后發(fā)生雷電的天氣較少。
氣象專家表示,從去年的雷電災害分析,主城區(qū)遭受雷電災害最嚴重,但被雷擊死亡的人都分布在各區(qū)縣。雷電頻發(fā)地主要集中在開縣、萬州、榮昌和永川。雷電發(fā)生的月份集中在6月—8月,時間集中在下午3時—5時。
地形氣候污染引發(fā)雷擊
氣象專家解釋,重慶市的雷電災害發(fā)生較多,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重慶特殊的山城地形;其次是潮濕的氣候,水蒸氣蒸發(fā)到云層,使云團進一步抬升,云團越高,對地面的電場強度越大;空氣污染是引發(fā)雷擊嚴重的第三大原因。
氣象專家強調,污染物在空中擴散后,帶電離子豐富,導致雷電強度加大。如果能控制或減少空氣污染,雷電次數(shù)將會大大減少。
建第二代閃電定位系統(tǒng)
市氣象局介紹,面對越來越多的雷電災害,氣象部門也在用高科技手段加強對雷電的自動化監(jiān)測。
據(jù)悉,去年重慶市新建了第二代閃電定位系統(tǒng),分別安裝在主城區(qū)和城口、云陽、石柱、酉陽等縣,與主城周邊已建成的10個閃電定位系統(tǒng)共同形成雷電監(jiān)測網(wǎng)絡,初步形成了以閃電定位系統(tǒng)、大氣電場儀、自動氣象站、天氣雷達、氣象衛(wèi)星為關鍵技術的、布局合理的大氣雷電自動化探測系統(tǒng)。
氣象專家解釋,有了雷電監(jiān)測系統(tǒng),就可逐步運用監(jiān)測資料開展雷電臨近預報服務,同時也建立健全了雷電監(jiān)測、預警預報與防護、應急處置、災害調查評估服務流程。
投300萬為學校防雷
由于今年防雷形勢嚴峻,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稱,為防止去年發(fā)生在開縣的“5·23”雷擊事故重演,今年將建防雷電示范學校。
該負責人稱,學校是防雷擊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去年我市重點組織對加油加氣站、油庫和化工企業(yè)等易燃易爆場所,中小學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防雷檢查,對主城區(qū)1700個單位防雷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其中,檢查加油加氣站389個,合格率為81%;檢查化工企業(yè)60個,合格率為68%;檢查煤礦105個,合格率為58%。最讓人擔憂的是,檢查的1139多所中小學校,合格率僅為9.7%。
該負責人透露,市政府今年準備投入300萬元,專門為中小學特別是開縣、彭水等地的學校配置防雷裝備。
信息來源: 重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