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四川暴雨成因:三大變化導致今年洪水年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7-07-24 09:59:00
短期預報顯示,7月下旬—8月上旬,成都肯定還會有一次強度很大的降水過程,而深受暴雨折磨的川東北、川南地區(qū)在本周周五,還將遭遇暴雨威脅。昨天,記者專訪了多位省氣象局專家。專家們分析認為:三大變化導致四川盆地今年是洪水年。
原因 大氣環(huán)流偏南盆地成水汽通道
“去年旱今年澇,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跟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有關?!笔夂蛑行鸟R振峰主任說。去年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臺風不斷地在沿海生成,在背后抵住使副熱帶高壓動彈不得,長期穩(wěn)定地控制住盆地大部分地方,因此形成了持續(xù)高溫的局面。而今年副熱帶高壓位置偏東、偏南,盆地處于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當中,從孟加拉灣上來的暖濕氣流,在四川盆地形成一個通道,暖濕空氣聚集,產生強降水。
海洋溫度偏冷長江以北多雨
馬主任介紹說,去年的海洋溫度偏暖,而今年則偏冷。海洋溫度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比較明顯,一般來說,海洋溫度偏冷的年份,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qū)都是多雨的年份。今年最開始是長江中游多雨,由于副熱帶高壓北上,將雨帶移至淮河流域,與四川盆地東北部、南部的雨帶打通,連成一片,造成這些地區(qū)暴雨十分頻繁。
高原積雪偏多導致降水偏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是青藏高原的熱力狀況,這對四川盆地的影響不可忽視。”據馬主任介紹,去年高原積雪偏少幅度很大,而今年青藏高原的積雪卻偏多,使熱力狀況不同于去年。從氣候學上看,積雪偏多四川盆地的降水相對也會偏多。
分析 氣候轉折盆地進入多雨期?
省氣象臺范曉宏臺長分析說,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充沛的水汽。從6月開始,中亞地區(qū)巴爾克斯湖過來的水汽沒有遇到阻攔,源源不斷地進入盆地,“你說它一下子全過來也好,下一場暴雨就沒了,可今年的水汽是一股一股過來的,因此才會今天下了明天又下。”
近幾十年的氣候分析表明,我省的氣候階段性變化明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旱澇交錯,大澇不多;70年代干旱略有增加;80年代多雨;90年代進入少雨期;2000年到2006年,雨季明顯偏少。馬振峰認為,今年降水如此之多,是否意味著發(fā)生轉折,即將進入多雨期,現在還很難說。但是,從各大氣候因子的分析來看,今年注定是洪水年。
預測 未來數日盆地還有強降水
“你看,現在副熱帶高壓東退,我們稍微喘了口氣,但預計本周周五,副高又會往上頂,我們許多地方又要遭暴雨?!狈稌院曛钢l(wèi)星云圖說。據省氣候中心預測,這個夏天,我省暴雨點多、范圍大的區(qū)域性強降水還將有2—3次,成都也難逃洪水考驗。“我們現在可以預報出7月下旬—8月上旬,成都及盆地西部會有一次強降水過程,強度應該是今年最大的。”范曉宏說,但降雨的具體時間、中心區(qū)域的具體位置、具體的降雨強度目前都還無法準確預報?!∮浾呃钚缿泴嵙暽?br>
暴雨下成這樣子 誰說三峽大壩阻水汽入川?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3日至24日,四川南部、重慶等地仍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qū)將伴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目前川渝兩地暴雨成災,使得“三峽大壩造成四川盆地干旱”的說法不攻自破?!叭龒{大壩阻隔水汽入四川盆地”的說法,是在2006年重慶、四川遭遇特大干旱時不脛而走的。
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中央氣象臺臺長矯梅燕23日說,去年和今年是很好的例子。去年四川、重慶非常干旱,因為當時整個副熱帶高壓非常強,在整個四川、重慶一帶,都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造成下層高壓控制的溫度很高。而今年,正是副熱帶高壓東撤,使四川盆地出現持續(xù)暴雨天氣。
目前,三峽大壩對于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包括小氣候的影響,有很多專家在研究。矯梅燕說,至少目前來講,沒有什么明確的結論說三峽大壩建設與天氣氣候事件有直接聯系?!坝绊懳覈募拘纬傻母睙釒Ц邏海谡麄€全球氣候回流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四川、重慶的旱澇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把重慶、四川的旱澇跟三峽大壩結合起來。從氣象學上看,四川和重慶的氣候條件更多的是大自然所決定的?!?br>
信息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原因 大氣環(huán)流偏南盆地成水汽通道
“去年旱今年澇,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跟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有關?!笔夂蛑行鸟R振峰主任說。去年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臺風不斷地在沿海生成,在背后抵住使副熱帶高壓動彈不得,長期穩(wěn)定地控制住盆地大部分地方,因此形成了持續(xù)高溫的局面。而今年副熱帶高壓位置偏東、偏南,盆地處于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當中,從孟加拉灣上來的暖濕氣流,在四川盆地形成一個通道,暖濕空氣聚集,產生強降水。
海洋溫度偏冷長江以北多雨
馬主任介紹說,去年的海洋溫度偏暖,而今年則偏冷。海洋溫度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比較明顯,一般來說,海洋溫度偏冷的年份,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qū)都是多雨的年份。今年最開始是長江中游多雨,由于副熱帶高壓北上,將雨帶移至淮河流域,與四川盆地東北部、南部的雨帶打通,連成一片,造成這些地區(qū)暴雨十分頻繁。
高原積雪偏多導致降水偏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是青藏高原的熱力狀況,這對四川盆地的影響不可忽視。”據馬主任介紹,去年高原積雪偏少幅度很大,而今年青藏高原的積雪卻偏多,使熱力狀況不同于去年。從氣候學上看,積雪偏多四川盆地的降水相對也會偏多。
分析 氣候轉折盆地進入多雨期?
省氣象臺范曉宏臺長分析說,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充沛的水汽。從6月開始,中亞地區(qū)巴爾克斯湖過來的水汽沒有遇到阻攔,源源不斷地進入盆地,“你說它一下子全過來也好,下一場暴雨就沒了,可今年的水汽是一股一股過來的,因此才會今天下了明天又下。”
近幾十年的氣候分析表明,我省的氣候階段性變化明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旱澇交錯,大澇不多;70年代干旱略有增加;80年代多雨;90年代進入少雨期;2000年到2006年,雨季明顯偏少。馬振峰認為,今年降水如此之多,是否意味著發(fā)生轉折,即將進入多雨期,現在還很難說。但是,從各大氣候因子的分析來看,今年注定是洪水年。
預測 未來數日盆地還有強降水
“你看,現在副熱帶高壓東退,我們稍微喘了口氣,但預計本周周五,副高又會往上頂,我們許多地方又要遭暴雨?!狈稌院曛钢l(wèi)星云圖說。據省氣候中心預測,這個夏天,我省暴雨點多、范圍大的區(qū)域性強降水還將有2—3次,成都也難逃洪水考驗。“我們現在可以預報出7月下旬—8月上旬,成都及盆地西部會有一次強降水過程,強度應該是今年最大的。”范曉宏說,但降雨的具體時間、中心區(qū)域的具體位置、具體的降雨強度目前都還無法準確預報?!∮浾呃钚缿泴嵙暽?br>
暴雨下成這樣子 誰說三峽大壩阻水汽入川?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3日至24日,四川南部、重慶等地仍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qū)將伴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目前川渝兩地暴雨成災,使得“三峽大壩造成四川盆地干旱”的說法不攻自破?!叭龒{大壩阻隔水汽入四川盆地”的說法,是在2006年重慶、四川遭遇特大干旱時不脛而走的。
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中央氣象臺臺長矯梅燕23日說,去年和今年是很好的例子。去年四川、重慶非常干旱,因為當時整個副熱帶高壓非常強,在整個四川、重慶一帶,都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造成下層高壓控制的溫度很高。而今年,正是副熱帶高壓東撤,使四川盆地出現持續(xù)暴雨天氣。
目前,三峽大壩對于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包括小氣候的影響,有很多專家在研究。矯梅燕說,至少目前來講,沒有什么明確的結論說三峽大壩建設與天氣氣候事件有直接聯系?!坝绊懳覈募拘纬傻母睙釒Ц邏海谡麄€全球氣候回流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四川、重慶的旱澇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把重慶、四川的旱澇跟三峽大壩結合起來。從氣象學上看,四川和重慶的氣候條件更多的是大自然所決定的?!?br>
信息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