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繭】陜西省抓好春蠶上簇管理 確保繭業(yè)優(yōu)質豐產(chǎn)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陜西日報
時間:2010-06-09 10:45:12
近期是我省春蠶陸續(xù)進入上簇階段。為確保蠶繭優(yōu)質豐產(chǎn),省農(nóng)
業(yè)專家服務團專家牛虹建議,搞好上簇管理是關鍵。
1.備足簇室簇具。一般簇室要比蠶室大1倍,要求清潔、干燥、保
溫、通風,光線均勻稍暗。若以蠶室作簇室,則應進行清掃消毒。簇
具以方格簇最好,其次是折簇和蜈蚣簇。
2.掌握適期上簇。當蠶食欲減退,身體發(fā)軟,胸部透明,前半身
昂起左右擺動,這是處于上簇適期老熟蠶的特征。體軀肥短而全身透
明的為過熟蠶,易出現(xiàn)結雙宮、畸形等次繭。而未熟蠶又叫青頭蠶,
應繼續(xù)喂葉待上簇。切不可圖省事,將青、熟蠶混合上簇。
3.調控簇中環(huán)境。簇中應調控好溫度、濕度、氣流和光線等,滿
足蠶兒作繭要求,提高蠶繭質量。溫度:最適溫度24℃。濕度:熟蠶
在作繭吐絲時能排出很多水分,易造成簇室多濕。當繭殼形成后,應
把簇下面的墊紙抽出,并打開門窗通風排濕。氣流:待繭殼見白后簇
室應保持一定的氣流。光線:蠶結繭時要求光線均勻偏暗。
4.及時科學采繭。熟蠶上簇后2-3天完成吐絲,經(jīng)2天化為蛹,再
過2天蛹體變成黃色、淡褐色而硬化,即為采繭適期。采繭時要注意分
批進行,先揀去死蠶、爛繭和蠶糞,并將上繭、次繭、下繭、雙宮繭
等分類放置。售繭運輸時,宜采用通氣的筐簍裝繭,不能用塑料袋或
其他不透氣的容器,還要防堆壓、振動及日曬雨淋。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業(yè)專家服務團專家牛虹建議,搞好上簇管理是關鍵。
1.備足簇室簇具。一般簇室要比蠶室大1倍,要求清潔、干燥、保
溫、通風,光線均勻稍暗。若以蠶室作簇室,則應進行清掃消毒。簇
具以方格簇最好,其次是折簇和蜈蚣簇。
2.掌握適期上簇。當蠶食欲減退,身體發(fā)軟,胸部透明,前半身
昂起左右擺動,這是處于上簇適期老熟蠶的特征。體軀肥短而全身透
明的為過熟蠶,易出現(xiàn)結雙宮、畸形等次繭。而未熟蠶又叫青頭蠶,
應繼續(xù)喂葉待上簇。切不可圖省事,將青、熟蠶混合上簇。
3.調控簇中環(huán)境。簇中應調控好溫度、濕度、氣流和光線等,滿
足蠶兒作繭要求,提高蠶繭質量。溫度:最適溫度24℃。濕度:熟蠶
在作繭吐絲時能排出很多水分,易造成簇室多濕。當繭殼形成后,應
把簇下面的墊紙抽出,并打開門窗通風排濕。氣流:待繭殼見白后簇
室應保持一定的氣流。光線:蠶結繭時要求光線均勻偏暗。
4.及時科學采繭。熟蠶上簇后2-3天完成吐絲,經(jīng)2天化為蛹,再
過2天蛹體變成黃色、淡褐色而硬化,即為采繭適期。采繭時要注意分
批進行,先揀去死蠶、爛繭和蠶糞,并將上繭、次繭、下繭、雙宮繭
等分類放置。售繭運輸時,宜采用通氣的筐簍裝繭,不能用塑料袋或
其他不透氣的容器,還要防堆壓、振動及日曬雨淋。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