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下行壓力不減 農強工弱格局未變
來源:上.證
作者:上.證
時間:2014-04-24 08:58:12
2014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調查報告
近期對15家期貨公司研發(fā)部門負責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度仍然低迷,機構對二季度宏觀政策預期略有升溫,但整體仍持中性偏謹慎的判斷。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整體將維持弱勢。由于存在產能過剩、政策紅利難以刺激需求改善、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大宗商品下行壓力依然不減。
從具體品種來看,“農強工弱”格局未變,油脂油料成為最被看多的商品種類;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融資性商品仍難言樂觀,是機構最為看空的商品種類。此外,經歷了一季度的大幅下跌,機構認為二季度超跌品種存在修復可能。加上傳統(tǒng)消費需求旺季的來臨,螺紋鋼等部分超跌品種的反彈機會仍可期待。
永安期貨、南華期貨、光大期貨、申銀萬國期貨、新湖期貨、中國國際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廣發(fā)期貨、上海中期、倍特期貨、方正期貨、中投天琪期貨、華鑫期貨
(排名不分先后)
一、宏觀經濟預期偏中性
>>>宏觀政策期待上升
機構對二季度國內宏觀經濟的預期依然偏冷。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各占40%的機構分別認為二季度我國經濟將“走平”和“走弱”。不過與一季度明顯悲觀的看法相比,機構對二季度宏觀經濟預期有所回暖,仍有20%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好”。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平”甚至“走弱”,其中看平的機構占據多數,僅有6%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好”。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機構對二季度宏觀政策判斷中性偏暖。6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宏觀政策狀況將“保持原狀”,27%的機構認為“更為積極”,13%的機構認為“更為偏緊”,顯示機構對于二季度宏觀政策的期待有所上升。而從一季度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宏觀政策普遍持偏悲觀的看法,有接近四成的機構認為宏觀政策“更為偏緊”。
?。荆荆玖鲃有苑€(wěn)中偏緊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二季度市場流動性持中性偏緊的觀點。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貨幣政策維持穩(wěn)定,6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市場流動性“基本不變”,33%的機構認為“偏向收緊”,僅7%的機構認為“偏向充裕”。相比一季度機構對二季度流動性的看法相對寬松,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機構認為市場流動性“偏向收緊”。
?。荆荆疚飪r指數保持溫和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物價將保持溫和,整體持中性判斷。4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國內CPI指數“基本不變”,另有47%的機構判斷“平穩(wěn)回升”,僅6%的機構認為CPI指數將出現“大幅回升”。一季度調查問卷顯示,機構對二季度通脹壓力的擔憂不大,接近七成機構認為CPI指數將“平穩(wěn)回升”。
對于PPI指數,接近半數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工業(yè)價格將持續(xù)平穩(wěn),47%的機構認為“平穩(wěn)回升”,27%的機構認為“基本不變”,26%的機構認為將“平穩(wěn)回落”。與一季度調查結果相比,機構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的判斷,但對于PPI指數持回落看法的機構,較上一季度略有增多。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占比五成的機構認為PPI指數“平穩(wěn)回升”,超過三成機構認為“基本不變”,19%的機構認為將“平穩(wěn)回落”。
>>>美元短期仍將強勢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機構仍然看漲美元。6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美元指數波動趨勢是“上漲”,33%的機構認為“橫盤”,基本維持和一季度類似的判斷。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63%的機構認為美元指數將出現“上漲”,38%的機構認為會出現“橫盤”。
受訪機構表示,美聯儲縮減QE規(guī)模的節(jié)奏一直穩(wěn)步進行中,今年一季度以來維持每次會議縮減QE規(guī)模100億美元,QE逐步退出效應仍將支撐美元價格繼續(xù)上漲。另外,二季度隨著美國天氣逐漸轉暖以及宏觀經濟數據的向好,美國經濟復蘇將加速,也將利好美元。
二、二季度商品弱勢難改
?。荆荆境贩N面臨修復反彈
一季度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下跌,部分商品經歷了先升后跌的震蕩走勢。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度難有明顯提升,與一季度的看法基本持平。調查顯示,53%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狀況“一般”,33%的機構認為景氣度“較差”,各7%的機構認為景氣度“很差”和“較好”。而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56%的機構認為大宗商品景氣度“一般”,31%的機構認為“較差”。
也有機構持較為樂觀的判斷,認為經歷了一季度的連續(xù)下跌后,二季度大宗商品難以出現趨勢性下跌。而隨著部分商品的消費旺季來臨,持續(xù)低迷的大宗商品有望好轉。一家受訪機構表示,二季度大宗商品仍以超跌品種修復回歸價值為主線,同時匹配個別商品的補跌要求。
?。荆荆敬笞谏唐穫戎鼗久嬉蛩?br /> 六成機構認為“商品基本面”是影響二季度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最大因素。受訪機構認為,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在逐漸淡化,側重于各自基本面題材。
二季度,機構對于政策刺激的憧憬較一季度有所上升,27%的機構認為“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對二季度商品市場影響最大。一季度調查問卷顯示,僅13%的機構認為國內經濟政策對商品市場波動影響最大。
另有13%的機構認為美聯儲縮減QE的步伐仍將主導二季度商品市場。一季度美聯儲削減購債規(guī)模穩(wěn)步進行中,令市場對美聯儲放緩節(jié)奏的預期破滅,對金屬及能源類商品仍構成一定壓制。
?。荆荆菊咭蛩仉y有實質性影響
今年全國兩會上關于穩(wěn)增長、促就業(yè)、強調投資重要性等提法為市場帶來積極預期。但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一半的機構認為兩會期間釋放的信號“難以扭轉大宗商品下行趨勢”。
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政策效用尚不明確,大宗商品難有實質政策托底。二是政策有一定的滯后性,遠水暫解不了近渴,先有經濟的進一步下行才會有一定的政策出臺。三是政府工作報告對改革的強調甚于對穩(wěn)增長的強調,在改革大基調下經濟增速必然將較以往有所下降。調結構、去杠桿仍將繼續(xù),經濟增速動能下降、產能過剩、貨幣政策偏緊等因素仍然對大宗商品產生向下壓力。
雖然占比不高,但是也有27%的機構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或迎來超跌反彈”。這些機構認為,穩(wěn)增長政策的出臺會影響到市場預期,從而引發(fā)空頭回補,大宗商品價格將反彈。另外,還有7%的機構認為將“帶動大宗商品擺脫熊市”。
?。荆荆救嗣駧刨H值利空大宗商品
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貶值2.64%,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應聲大幅波動。調查顯示,較多機構認為人民幣貶值短期內將會持續(xù),4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人民幣將“繼續(xù)貶值”,受訪機構認為二季度人民幣的貶值進程將會持續(xù),但是空間不大。
33%的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將“基本保持穩(wěn)定”。受訪機構認為,這次貶值打擊了套利資金,同時人民幣貶值仍在央行控制范圍內。
但也有13%的機構認為人民幣將“小幅升值”。機構表示,人民幣短期主動性貶值,中長期升值的預期未變。
由人民幣匯率引發(fā)的波動令大宗商品在一季度大幅下挫。調查顯示,認為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對大宗商品市場利空,形成下跌壓力”的機構占比最高,達到53%。
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人民幣雙向波動使得之前穩(wěn)定升值的預期打破,不僅減少海外熱錢的流入,同時可能令資金流出中國。二是匯率波動的加劇將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產生沖擊,受利差和匯差縮窄的影響融資貿易的利潤將減少,對國內房地產相關產業(yè)鏈品種以及融資商品有一定的利空影響。三是人民幣波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和金融風險增大,體現市場對中國經濟下行需求放緩預期,拖累大宗商品下行。
同時,也有40%的機構認為人民幣雙向波動帶來的“沖擊不大,難以出現趨勢性影響”。主要原因為,一是整體經濟保持平穩(wěn),匯率波動對大宗商品影響傾向于中性。二是人民幣雙向波動,對于價格的影響將互相對沖。
三、“農強工弱”格局未變
?。荆荆居椭土项惿唐芬廊豢炊?br /> 調查顯示,延續(xù)一季度判斷,油脂油料仍然是二季度機構最為看漲的商品種類。其中,2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油脂油料品種基本面利多因素較多,29%的機構在二季度看多油脂油料。
從具體品種上來看,9%的機構認為二季度應做多豆油,另有8%的機構認為應做多豆粕、棕櫚油和菜籽菜粕。
機構表示,二季度農產品將在豬價止跌企穩(wěn)狀況下震蕩反彈。油料方面,二季度將迎來飼料行業(yè)的需求旺季;國內下游養(yǎng)殖行業(yè)二季度或將逐步恢復,養(yǎng)殖虧損的控制及利潤恢復將帶動二季度后半段飼料需求的恢復,三季度是生豬行業(yè)存欄調整的重要時間窗口;而飼料行業(yè)由于需要提前備貨,預計最快在4月下旬豆粕需求或有一定好轉跡象。
油脂方面,一方面,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持續(xù)下滑為期價提供強勢支撐。另一方面,CFTC基金持倉顯示豆油已經大舉減空加多,凈持倉由凈空轉為凈多。伴隨著供需形勢的改善二季度油脂延續(xù)相對強勢概率較大。
?。荆荆居猩⒑谏热谫Y類商品承壓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取代貴金屬同時當選機構眼中的最大空頭品種,各有27%的機構二季度看空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從具體品種來看,銅和鐵礦石成為機構最看空的兩大品種。其中,15%的機構認為應做空銅,9%的機構認為應做空鐵礦石。
一季度人民幣升值預期被打破,國內企業(yè)債務違約導致的融資風險釋放,引發(fā)融資類大宗商品的恐慌性下跌,黑色金屬及銅受游資動作等因素拖累而大幅走低。機構認為,二季度宏觀經濟壓力仍存,國內信貸風險、貿易商金屬融資風險、人民幣繼續(xù)貶值所引發(fā)的熱錢流出風險,以及資金緊張導致實體經濟復蘇緩慢風險等,仍將令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承壓。
有色金屬方面,一季度滬銅成為跌幅最大的品種之一。機構認為,在二季度包括銅在內的基本金屬依然弱勢明顯。從內在因素看,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令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壓力增大。從外圍因素看,美聯儲按部就班縮減QE的步伐仍然對基本金屬走勢構成壓制。
黑色金屬方面,受訪機構認為,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風險攀升,鋼廠庫存持續(xù)高企,市場預期進一步趨向悲觀,將對黑色金屬產業(yè)鏈造成明顯的沖擊。其中,鐵礦石等下游原材料供給過剩壓力較大,庫存高位,后期價格更難言樂觀。
?。荆荆旧唐放渲媒M合:多農空工
買農產品拋工業(yè)品是多數機構二季度推薦的商品配置組合,整體的農強工弱大格局尚未改變。從投資策略角度看,做多油脂類農產品,做空黑色有色工業(yè)品是多數機構推薦的操作。
受訪機構認為,國內產能過剩格局并未顯著改觀,貿易融資危機、信托與企業(yè)債違約風險加劇,以及霧霾天氣倒逼污染治理等因素,持續(xù)利空工業(yè)品價格。
一家機構指出,整體看化工品、油脂類商品或強于黑色產業(yè)鏈品種;化工品中,塑料/PP強于PTA、甲醇、玻璃;而黑色金屬產業(yè)鏈中,螺紋鋼強于焦炭、焦煤、鐵礦石。因此,建議多化工類、油脂類,空黑色類商品。
四、建材系商品整體震蕩
?。荆荆玖蓹C構判斷二季度房市“量價同跌”
一季度國內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成交量下滑,受訪機構認為未來房地產市場增幅將放緩。調查顯示,六成機構認為樓市未來將“量價同跌”,另外有20%的機構認為樓市“量漲價穩(wěn)”,有20%的機構認為樓市“量跌價漲”。機構表示,從宏觀政策角度看,政府強調控制地方債務的擴張對房地產的調控更加偏重市場手段,表明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難以加速,樓市量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基于對上述樓市的判斷,多數機構認為政府調控力度加大,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難以帶動建材類商品需求改善。47%的機構認為未來建材類大宗商品的需求“基本不變”,40%的機構認為需求“更加萎靡”,13%的機構認為需求將“小幅回暖”。
>>>鋼價走勢看法分化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于二季度鋼材價格的走勢看法不一,呈現分化。三分之一的機構認為“需求難以改善,將繼續(xù)下探”,三分之一認為“二季度有望好轉”,另有三分之一的機構認為“將弱勢震蕩”。
其中,認為“需求難以改善,將繼續(xù)下探”的三成機構的代表性觀點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庫存高企仍舊是壓在鋼鐵行業(yè)頭上的三座大山,在宏觀經濟整體表現欠佳的情況下,鋼材需求的長期需求增速放緩,行業(yè)經營環(huán)境依然堪憂,整體熊市格局難改。此外,環(huán)保壓力的增大也將對鋼鐵行業(yè)產生不利影響。
認為“二季度有望好轉”的機構的代表性觀點為,從季節(jié)性角度看,二季度是鋼材需求最旺的一個季節(jié),3月份到5月份是傳統(tǒng)的消費旺季,需求釋放,鋼材價格有望反彈。
認為“將弱勢震蕩”的機構的主要觀點則是,二季度即使鋼價有一定漲幅,但需求仍難以釋放。
>>>鐵礦石供強需弱
品種間的強弱明顯分化也是導致機構對鋼材價格出現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顯示,六成機構二季度看空建材系期貨,其中,5家機構看空鐵礦石,是建材類商品中最為看空的品種,產能過剩的制約仍然是二季度看空鐵礦石的最大主導因素。機構認為,鐵礦石供應方面仍寬松,而需求弱于供給,抑制了鐵礦石價格的反彈空間。
一家受訪機構表示,市場對鐵礦石最大的擔憂來自于港口過高的庫存。需求端鋼廠鋼材的庫存繼續(xù)增長,去庫存壓力使得鋼廠對礦石采購短期難以持續(xù)好轉。國外礦石發(fā)貨仍處高位、供強需弱使得港口鐵礦石庫存壓力仍存,進一步抑制了鋼廠采購礦石的意愿,短期礦價仍將維持弱勢。
?。荆荆炯竟?jié)性剛需帶動螺紋鋼反彈
盡管建材系被整體看空,但有個別品種受到多方的關注。其中,有5家機構看漲螺紋鋼,是建材類商品中最為看多的品種。
看漲螺紋鋼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螺紋鋼一季度跌幅較大。1-3月份鋼材價格持續(xù)下跌,其中螺紋鋼跌幅最大超過15%,二季度超跌需求或釋放。一家機構稱,因價格下跌已經危及行業(yè)生存,商品或將進行價值回歸。二是從庫存角度看,螺紋鋼去庫存已經持續(xù)一段時間,去庫存往往會伴隨價格上行,庫存變化也說明供應壓力不大。隨著螺紋鋼需求旺季的來臨市場供求關系有望持續(xù)改善,將推動價格走高,形成階段性反彈。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近期對15家期貨公司研發(fā)部門負責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度仍然低迷,機構對二季度宏觀政策預期略有升溫,但整體仍持中性偏謹慎的判斷。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整體將維持弱勢。由于存在產能過剩、政策紅利難以刺激需求改善、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大宗商品下行壓力依然不減。
從具體品種來看,“農強工弱”格局未變,油脂油料成為最被看多的商品種類;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融資性商品仍難言樂觀,是機構最為看空的商品種類。此外,經歷了一季度的大幅下跌,機構認為二季度超跌品種存在修復可能。加上傳統(tǒng)消費需求旺季的來臨,螺紋鋼等部分超跌品種的反彈機會仍可期待。
永安期貨、南華期貨、光大期貨、申銀萬國期貨、新湖期貨、中國國際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海通期貨、銀河期貨、廣發(fā)期貨、上海中期、倍特期貨、方正期貨、中投天琪期貨、華鑫期貨
(排名不分先后)
一、宏觀經濟預期偏中性
>>>宏觀政策期待上升
機構對二季度國內宏觀經濟的預期依然偏冷。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各占40%的機構分別認為二季度我國經濟將“走平”和“走弱”。不過與一季度明顯悲觀的看法相比,機構對二季度宏觀經濟預期有所回暖,仍有20%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好”。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平”甚至“走弱”,其中看平的機構占據多數,僅有6%的機構認為經濟形勢將“走好”。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機構對二季度宏觀政策判斷中性偏暖。6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宏觀政策狀況將“保持原狀”,27%的機構認為“更為積極”,13%的機構認為“更為偏緊”,顯示機構對于二季度宏觀政策的期待有所上升。而從一季度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宏觀政策普遍持偏悲觀的看法,有接近四成的機構認為宏觀政策“更為偏緊”。
?。荆荆玖鲃有苑€(wěn)中偏緊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二季度市場流動性持中性偏緊的觀點。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貨幣政策維持穩(wěn)定,6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市場流動性“基本不變”,33%的機構認為“偏向收緊”,僅7%的機構認為“偏向充裕”。相比一季度機構對二季度流動性的看法相對寬松,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機構認為市場流動性“偏向收緊”。
?。荆荆疚飪r指數保持溫和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物價將保持溫和,整體持中性判斷。4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國內CPI指數“基本不變”,另有47%的機構判斷“平穩(wěn)回升”,僅6%的機構認為CPI指數將出現“大幅回升”。一季度調查問卷顯示,機構對二季度通脹壓力的擔憂不大,接近七成機構認為CPI指數將“平穩(wěn)回升”。
對于PPI指數,接近半數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工業(yè)價格將持續(xù)平穩(wěn),47%的機構認為“平穩(wěn)回升”,27%的機構認為“基本不變”,26%的機構認為將“平穩(wěn)回落”。與一季度調查結果相比,機構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的判斷,但對于PPI指數持回落看法的機構,較上一季度略有增多。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占比五成的機構認為PPI指數“平穩(wěn)回升”,超過三成機構認為“基本不變”,19%的機構認為將“平穩(wěn)回落”。
>>>美元短期仍將強勢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機構仍然看漲美元。6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美元指數波動趨勢是“上漲”,33%的機構認為“橫盤”,基本維持和一季度類似的判斷。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63%的機構認為美元指數將出現“上漲”,38%的機構認為會出現“橫盤”。
受訪機構表示,美聯儲縮減QE規(guī)模的節(jié)奏一直穩(wěn)步進行中,今年一季度以來維持每次會議縮減QE規(guī)模100億美元,QE逐步退出效應仍將支撐美元價格繼續(xù)上漲。另外,二季度隨著美國天氣逐漸轉暖以及宏觀經濟數據的向好,美國經濟復蘇將加速,也將利好美元。
二、二季度商品弱勢難改
?。荆荆境贩N面臨修復反彈
一季度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下跌,部分商品經歷了先升后跌的震蕩走勢。多數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度難有明顯提升,與一季度的看法基本持平。調查顯示,53%的機構認為二季度大宗商品景氣狀況“一般”,33%的機構認為景氣度“較差”,各7%的機構認為景氣度“很差”和“較好”。而一季度調查結果顯示,56%的機構認為大宗商品景氣度“一般”,31%的機構認為“較差”。
也有機構持較為樂觀的判斷,認為經歷了一季度的連續(xù)下跌后,二季度大宗商品難以出現趨勢性下跌。而隨著部分商品的消費旺季來臨,持續(xù)低迷的大宗商品有望好轉。一家受訪機構表示,二季度大宗商品仍以超跌品種修復回歸價值為主線,同時匹配個別商品的補跌要求。
?。荆荆敬笞谏唐穫戎鼗久嬉蛩?br /> 六成機構認為“商品基本面”是影響二季度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最大因素。受訪機構認為,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在逐漸淡化,側重于各自基本面題材。
二季度,機構對于政策刺激的憧憬較一季度有所上升,27%的機構認為“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對二季度商品市場影響最大。一季度調查問卷顯示,僅13%的機構認為國內經濟政策對商品市場波動影響最大。
另有13%的機構認為美聯儲縮減QE的步伐仍將主導二季度商品市場。一季度美聯儲削減購債規(guī)模穩(wěn)步進行中,令市場對美聯儲放緩節(jié)奏的預期破滅,對金屬及能源類商品仍構成一定壓制。
?。荆荆菊咭蛩仉y有實質性影響
今年全國兩會上關于穩(wěn)增長、促就業(yè)、強調投資重要性等提法為市場帶來積極預期。但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一半的機構認為兩會期間釋放的信號“難以扭轉大宗商品下行趨勢”。
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政策效用尚不明確,大宗商品難有實質政策托底。二是政策有一定的滯后性,遠水暫解不了近渴,先有經濟的進一步下行才會有一定的政策出臺。三是政府工作報告對改革的強調甚于對穩(wěn)增長的強調,在改革大基調下經濟增速必然將較以往有所下降。調結構、去杠桿仍將繼續(xù),經濟增速動能下降、產能過剩、貨幣政策偏緊等因素仍然對大宗商品產生向下壓力。
雖然占比不高,但是也有27%的機構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或迎來超跌反彈”。這些機構認為,穩(wěn)增長政策的出臺會影響到市場預期,從而引發(fā)空頭回補,大宗商品價格將反彈。另外,還有7%的機構認為將“帶動大宗商品擺脫熊市”。
?。荆荆救嗣駧刨H值利空大宗商品
今年一季度人民幣貶值2.64%,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應聲大幅波動。調查顯示,較多機構認為人民幣貶值短期內將會持續(xù),40%的機構認為二季度人民幣將“繼續(xù)貶值”,受訪機構認為二季度人民幣的貶值進程將會持續(xù),但是空間不大。
33%的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將“基本保持穩(wěn)定”。受訪機構認為,這次貶值打擊了套利資金,同時人民幣貶值仍在央行控制范圍內。
但也有13%的機構認為人民幣將“小幅升值”。機構表示,人民幣短期主動性貶值,中長期升值的預期未變。
由人民幣匯率引發(fā)的波動令大宗商品在一季度大幅下挫。調查顯示,認為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對大宗商品市場利空,形成下跌壓力”的機構占比最高,達到53%。
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人民幣雙向波動使得之前穩(wěn)定升值的預期打破,不僅減少海外熱錢的流入,同時可能令資金流出中國。二是匯率波動的加劇將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產生沖擊,受利差和匯差縮窄的影響融資貿易的利潤將減少,對國內房地產相關產業(yè)鏈品種以及融資商品有一定的利空影響。三是人民幣波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和金融風險增大,體現市場對中國經濟下行需求放緩預期,拖累大宗商品下行。
同時,也有40%的機構認為人民幣雙向波動帶來的“沖擊不大,難以出現趨勢性影響”。主要原因為,一是整體經濟保持平穩(wěn),匯率波動對大宗商品影響傾向于中性。二是人民幣雙向波動,對于價格的影響將互相對沖。
三、“農強工弱”格局未變
?。荆荆居椭土项惿唐芬廊豢炊?br /> 調查顯示,延續(xù)一季度判斷,油脂油料仍然是二季度機構最為看漲的商品種類。其中,27%的機構認為,二季度油脂油料品種基本面利多因素較多,29%的機構在二季度看多油脂油料。
從具體品種上來看,9%的機構認為二季度應做多豆油,另有8%的機構認為應做多豆粕、棕櫚油和菜籽菜粕。
機構表示,二季度農產品將在豬價止跌企穩(wěn)狀況下震蕩反彈。油料方面,二季度將迎來飼料行業(yè)的需求旺季;國內下游養(yǎng)殖行業(yè)二季度或將逐步恢復,養(yǎng)殖虧損的控制及利潤恢復將帶動二季度后半段飼料需求的恢復,三季度是生豬行業(yè)存欄調整的重要時間窗口;而飼料行業(yè)由于需要提前備貨,預計最快在4月下旬豆粕需求或有一定好轉跡象。
油脂方面,一方面,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持續(xù)下滑為期價提供強勢支撐。另一方面,CFTC基金持倉顯示豆油已經大舉減空加多,凈持倉由凈空轉為凈多。伴隨著供需形勢的改善二季度油脂延續(xù)相對強勢概率較大。
?。荆荆居猩⒑谏热谫Y類商品承壓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取代貴金屬同時當選機構眼中的最大空頭品種,各有27%的機構二季度看空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從具體品種來看,銅和鐵礦石成為機構最看空的兩大品種。其中,15%的機構認為應做空銅,9%的機構認為應做空鐵礦石。
一季度人民幣升值預期被打破,國內企業(yè)債務違約導致的融資風險釋放,引發(fā)融資類大宗商品的恐慌性下跌,黑色金屬及銅受游資動作等因素拖累而大幅走低。機構認為,二季度宏觀經濟壓力仍存,國內信貸風險、貿易商金屬融資風險、人民幣繼續(xù)貶值所引發(fā)的熱錢流出風險,以及資金緊張導致實體經濟復蘇緩慢風險等,仍將令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承壓。
有色金屬方面,一季度滬銅成為跌幅最大的品種之一。機構認為,在二季度包括銅在內的基本金屬依然弱勢明顯。從內在因素看,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令金屬類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壓力增大。從外圍因素看,美聯儲按部就班縮減QE的步伐仍然對基本金屬走勢構成壓制。
黑色金屬方面,受訪機構認為,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風險攀升,鋼廠庫存持續(xù)高企,市場預期進一步趨向悲觀,將對黑色金屬產業(yè)鏈造成明顯的沖擊。其中,鐵礦石等下游原材料供給過剩壓力較大,庫存高位,后期價格更難言樂觀。
?。荆荆旧唐放渲媒M合:多農空工
買農產品拋工業(yè)品是多數機構二季度推薦的商品配置組合,整體的農強工弱大格局尚未改變。從投資策略角度看,做多油脂類農產品,做空黑色有色工業(yè)品是多數機構推薦的操作。
受訪機構認為,國內產能過剩格局并未顯著改觀,貿易融資危機、信托與企業(yè)債違約風險加劇,以及霧霾天氣倒逼污染治理等因素,持續(xù)利空工業(yè)品價格。
一家機構指出,整體看化工品、油脂類商品或強于黑色產業(yè)鏈品種;化工品中,塑料/PP強于PTA、甲醇、玻璃;而黑色金屬產業(yè)鏈中,螺紋鋼強于焦炭、焦煤、鐵礦石。因此,建議多化工類、油脂類,空黑色類商品。
四、建材系商品整體震蕩
?。荆荆玖蓹C構判斷二季度房市“量價同跌”
一季度國內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成交量下滑,受訪機構認為未來房地產市場增幅將放緩。調查顯示,六成機構認為樓市未來將“量價同跌”,另外有20%的機構認為樓市“量漲價穩(wěn)”,有20%的機構認為樓市“量跌價漲”。機構表示,從宏觀政策角度看,政府強調控制地方債務的擴張對房地產的調控更加偏重市場手段,表明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難以加速,樓市量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基于對上述樓市的判斷,多數機構認為政府調控力度加大,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難以帶動建材類商品需求改善。47%的機構認為未來建材類大宗商品的需求“基本不變”,40%的機構認為需求“更加萎靡”,13%的機構認為需求將“小幅回暖”。
>>>鋼價走勢看法分化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機構對于二季度鋼材價格的走勢看法不一,呈現分化。三分之一的機構認為“需求難以改善,將繼續(xù)下探”,三分之一認為“二季度有望好轉”,另有三分之一的機構認為“將弱勢震蕩”。
其中,認為“需求難以改善,將繼續(xù)下探”的三成機構的代表性觀點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庫存高企仍舊是壓在鋼鐵行業(yè)頭上的三座大山,在宏觀經濟整體表現欠佳的情況下,鋼材需求的長期需求增速放緩,行業(yè)經營環(huán)境依然堪憂,整體熊市格局難改。此外,環(huán)保壓力的增大也將對鋼鐵行業(yè)產生不利影響。
認為“二季度有望好轉”的機構的代表性觀點為,從季節(jié)性角度看,二季度是鋼材需求最旺的一個季節(jié),3月份到5月份是傳統(tǒng)的消費旺季,需求釋放,鋼材價格有望反彈。
認為“將弱勢震蕩”的機構的主要觀點則是,二季度即使鋼價有一定漲幅,但需求仍難以釋放。
>>>鐵礦石供強需弱
品種間的強弱明顯分化也是導致機構對鋼材價格出現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顯示,六成機構二季度看空建材系期貨,其中,5家機構看空鐵礦石,是建材類商品中最為看空的品種,產能過剩的制約仍然是二季度看空鐵礦石的最大主導因素。機構認為,鐵礦石供應方面仍寬松,而需求弱于供給,抑制了鐵礦石價格的反彈空間。
一家受訪機構表示,市場對鐵礦石最大的擔憂來自于港口過高的庫存。需求端鋼廠鋼材的庫存繼續(xù)增長,去庫存壓力使得鋼廠對礦石采購短期難以持續(xù)好轉。國外礦石發(fā)貨仍處高位、供強需弱使得港口鐵礦石庫存壓力仍存,進一步抑制了鋼廠采購礦石的意愿,短期礦價仍將維持弱勢。
?。荆荆炯竟?jié)性剛需帶動螺紋鋼反彈
盡管建材系被整體看空,但有個別品種受到多方的關注。其中,有5家機構看漲螺紋鋼,是建材類商品中最為看多的品種。
看漲螺紋鋼代表性觀點認為,一是螺紋鋼一季度跌幅較大。1-3月份鋼材價格持續(xù)下跌,其中螺紋鋼跌幅最大超過15%,二季度超跌需求或釋放。一家機構稱,因價格下跌已經危及行業(yè)生存,商品或將進行價值回歸。二是從庫存角度看,螺紋鋼去庫存已經持續(xù)一段時間,去庫存往往會伴隨價格上行,庫存變化也說明供應壓力不大。隨著螺紋鋼需求旺季的來臨市場供求關系有望持續(xù)改善,將推動價格走高,形成階段性反彈。
(esilk.net聲明:本網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