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公告,經(jīng)國務院批準,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對雞肉、小麥、玉米(2388, 9.00, 0.38%)、棉花(14690, -40.00, -0.27%)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4521, -21.00, -0.46%)、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xiàn)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xiàn)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2025年3月10日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進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規(guī)定加征的關稅。
隨后,海關總署發(fā)布通知: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原木中檢出小蠹、天牛等檢疫性林木害蟲,在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為防止有害生物傳入,保護我國農林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安全,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海關總署決定暫停美國原木進口,暫停3家涉事企業(yè)大豆輸華資質。
消息公布后,農產品期貨市場迅速反應。昨日午后,國內大豆、玉米、棉花、生豬等期貨價格一度快速上行,之后各品種表現(xiàn)分化,生豬期貨收盤領漲。美豆、美玉米、美棉期貨都有較大跌幅。
美棉出口面臨嚴峻挑戰(zhàn)
昨日,中方對美棉加征關稅后,ICE美棉期貨盤中跌幅超2%,創(chuàng)下2020年9月份以來新低。
光大期貨資源品分析師孫成震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短期來看利空美棉期價,長期來看對美棉后續(xù)出口訂單影響較大。中美互加關稅之后,紡織品出口美國已無利潤,在美棉進口成本進一步增加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我國進口美棉數(shù)量,美棉出口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全球棉花進出口格局可能出現(xiàn)新變化。
“短期來看,加征關稅實際影響的進口美棉數(shù)量有限,長期來看,中美棉花貿易量會減少,美棉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替代市場,未來銷售端將面臨較大壓力。此外,隨著中美棉花貿易量減少,預計鄭棉和美棉走勢的相關性可能會下降?!便y河期貨棉花分析師劉倩楠說。
劉倩楠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對美棉的月度進口量已經(jīng)下降至1萬噸以內(去年11月份進口0.49萬噸,12月份進口0.97萬噸),在加征關稅后預計中國進口美棉數(shù)量將進一步減少,缺口將由巴西棉、澳棉以及中亞棉等補充,因此這一政策對中國棉花進口影響不大。
據(jù)悉,2024/2025年度,我國進口棉花總量預計僅有158.9萬噸,同比降幅超50%,在進口總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進口美棉總量也大幅下降。2024/2025年度,我國進口美棉占比為15.8%,同比下降13.1個百分點,進口澳棉比重顯著增加。
“可以看出我國棉花進口結構已經(jīng)有較大調整。本輪中美互加關稅,或進一步降低本年度我國進口棉花總量及進口美棉數(shù)量,自其余主要棉花供應國進口量應有一定幅度增加?!睂O成震說。
展望后市,劉倩楠認為,短時間內關稅政策利空美棉、利多鄭棉,但考慮到近期中國進口美棉量較少,且市場已經(jīng)對中美貿易博弈有所計價,因此關稅政策預計對鄭棉影響相對較小。
孫成震認為,棉花市場基本面變差的概率較低,短期注意市場情緒和宏觀擾動,中長期關注新棉種植情況。2024/2025年度國內棉花商業(yè)庫存壓力最高峰已過,雖然棉花庫存壓力仍然較大,但商業(yè)庫存自1月中旬就開始環(huán)比下降。短期鄭棉暫無強有力上行驅動,但與前期低位相比,基本面也無明顯惡化跡象,預計短期鄭棉仍以震蕩為主。3月中下旬市場關注重心或逐漸轉向新棉種植意向,預計2025年國內棉花產量將同比下降,對棉價或有一定支撐。
生豬產業(yè)或迎來新變局
中方對美豬肉加征關稅后,國內生豬期貨快速拉漲,隨后漲幅有所收窄。截至3月4日午盤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收漲0.84%。
事實上,中國對豬肉的進口依賴度較低。據(jù)中信期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藝華介紹,2024年全國豬肉產量為5709萬噸,進口豬肉量僅有107萬噸,占比約2%。其中,從美國進口豬肉7萬噸,約占我國豬肉進口總量的7%。
“價格方面,美國豬肉價格低于國內豬肉價格,但受運輸時間長、進口流程趨嚴、消費渠道受限等因素影響,我國并沒有大量進口美國豬肉。新關稅政策出臺后,預計我國進口美國豬肉總量會進一步下降?!崩钏嚾A說。
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表示,在關稅政策出臺前,西班牙是中國進口豬肉主要來源國,其次是美國和巴西。關稅政策出臺后,預計美國豬肉的性價比優(yōu)勢將消失。
在王俊看來,進口豬肉占中國豬肉總消費量的比例較小,新關稅政策對國內豬價影響有限;對美國豬肉加征關稅后,市場會尋求其他國家進行替代,因此對國內豬價的影響微乎其微。
值得注意的是,新關稅政策可能影響飼料成本。“此次我國對美國加征關稅還涉及了大豆、玉米等產品,可能導致國內養(yǎng)殖業(yè)飼料成本增加,行業(yè)養(yǎng)殖成本提升后可能影響生豬售價。同時,成本增加也會加劇養(yǎng)殖行業(yè)利潤縮水,虧損后將會引發(fā)行業(yè)產能去化,對遠期生豬價格形成支撐?!崩钏嚾A說。
當前國內生豬產能持續(xù)恢復。據(jù)李藝華介紹,2024年5—1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產能持續(xù)增長,按照養(yǎng)殖周期推算,預計2025年國內商品豬供應充足,豬周期仍處于下行通道。但是,若養(yǎng)殖成本提高、行業(yè)大面積虧損,2025年能繁母豬產能可能持續(xù)去化,或將導致2026年國內商品豬供應減少,驅動新一輪豬周期形成。
短期利多國內玉米價格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方對美玉米加征關稅會增加進口玉米成本。
中信建投期貨養(yǎng)殖分析師魏鑫表示,根據(jù)當前美玉米和高粱的到岸價格來計算,美玉米進口成本將從2110元/噸提升至2410元/噸,美高粱進口成本將從2160元/噸提升至2370元/噸,整體進口成本大幅提升。
不過,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進口成本增加對國內玉米市場影響有限,美玉米進口量或進一步下降。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zhàn)以來,為減少外部風險擾動,我國逐步豐富進口糧食來源。目前,巴西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玉米進口來源國,占我國全年進口玉米總量的40%以上,2024年美國玉米僅占我國進口玉米總量的15.4%。
國元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劉金鷺認為,后續(xù)國內進口玉米數(shù)量減少的預期會增強,但基于國內產量相對充足和其他進口來源國供應寬松,國內玉米供應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對美玉米加征關稅后,美國玉米的進口成本將顯著增加,可能導致進口商減少其進口量。
“從本年度進口量來看,由于進口商擔憂貿易摩擦帶來的成本波動和交付風險,2025年以來我國進口美國玉米和高粱的數(shù)量有限,加征關稅對國內玉米市場基本面影響也有限?!敝行沤ㄍ镀谪涴B(yǎng)殖分析師魏鑫稱,雖然我國進口美玉米數(shù)量相對有限,但是新關稅政策帶來了中美兩國在貿易領域長期博弈的預期,短期來看利多國內玉米價格。
“本次中美雙方同時加征關稅,一定程度上可能從情緒面推動玉米價格短期上漲,但受到國內進口配額政策影響,玉米價格將逐步回歸國內供需邏輯?!眲⒔瘊樃嬖V記者,供應方面,春節(jié)前國內售糧進度較快,當前玉米市場賣壓仍較強。下游飼料企業(yè)處于需求淡季,加工企業(yè)收購相對積極提振玉米現(xiàn)貨價格。
美豆遠月合約仍存上行潛力
“回顧上一輪中美貿易戰(zhàn),前期加征關稅消息落地后,美豆價格下跌、國內豆粕(3111, 18.00, 0.58%)價格拉漲;貿易戰(zhàn)一旦有緩和跡象,則國內豆粕價格明顯回落?!被丈唐谪涋r產品分析師劉冰欣表示,上一輪中美貿易戰(zhàn)也改變了全球大豆貿易格局: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總量從2017年的3285.5萬噸降至2024年的2213.42萬噸。
“2025年以來,隨著美國政府不停釋放關稅威脅言論,市場對中美貿易博弈早有預期?!敝兄萜谪涋r產品分析師吳曉杰表示,從目前的時間點看,對美國大豆加征10%的關稅對美國和中國相關產業(yè)鏈的影響都不大。具體來看,首先,美國2024/2025年大豆銷售已經(jīng)進入尾聲,未銷售大豆約550萬噸,正常情況下可出口至中國約400萬噸,在2025年3月至8月完成,月均不足50萬噸,不足以引起市場交易情緒。其次,目前美豆出口貼水較高,以4月船期為例,對中國貼水報價為210美分/蒲,遠高于巴西的140美分/蒲,價格不具優(yōu)勢,因此目前中國商業(yè)買船集中在巴西大豆,對美國采購需求有限。而2024/2025年巴西大豆供應充沛,國際各機構產量預估均在1.65億噸以上,出口預估超過1億噸,在不考慮國際貿易流改變的情況下,可以完全滿足中國需求。
“特朗普對全球各國加征關稅,說白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他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加稅來簽訂新貿易協(xié)議,以便更好地出口美國農產品?!眲⒈辣硎?,美豆新季種植面積大概率下降,目前美豆供需平衡表已經(jīng)從此前的寬松變?yōu)槠胶猓袊~外采購美豆會導致美豆供應緊缺,國內油粕商品大概率繼續(xù)上漲,這一現(xiàn)象是下游養(yǎng)殖企業(yè)不愿看到的,國內油脂油料產業(yè)鏈的上下游企業(yè)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建議相關企業(yè)應當在價格高位時適當出貨,若價格一直達不到心理預期,可考慮在期貨盤面上賣出,到交割月份在期貨盤面上交貨。下游飼料或養(yǎng)殖企業(yè)擔心豆粕、玉米等原料漲價,應該提前買入期貨,建立虛擬庫存,規(guī)避成本上漲風險,或考慮利用場內或場外衍生品來對沖風險?!眲⒈勒f。
吳曉杰認為,國內方面,4月中下旬以后巴西大豆會集中到港,大豆現(xiàn)貨價格承壓。市場預期中美雙方在今年年內再次達成友好協(xié)議,我國會恢復甚至大幅增加對美國大豆采購,利多美豆遠月合約。
(esilk.net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旨在傳遞更多行業(yè)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