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1-9月絲綢出口情況分析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2-11-11 12:59:00
據(jù)海關統(tǒng)計,2002年1-9月絲綢商品出口31.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比對有所增加,增幅為6.8%。前9個月絲綢商品進口為16.7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7%。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從出口商品結構看,原料性商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呈量增價跌的走勢仍然持續(xù)著,而制成品出口有升有降,總體變化不大。
原料性商品中,廠絲代替蠶繭成為下降幅度最大的商品。廠絲前9個月出口數(shù)量1170.4噸,下降48.1%,金額2097.9萬美元,降幅60.2%;而蠶繭以出口132.7噸,下降46.3%,金額86.4萬美元,降幅56.8%居第二位。幾種主要絲類商品中,降幅較大的還有廢絲出口1764.1噸(下降17.2%),金額1750.1萬美元(下降42.3%);絹紡紗線出口3392.5噸(下降10.8%),金額5165.3萬美元(下降31.9%);絲紗線出口2745.8噸(下降10%),金額5909.8萬美元(下降27.3%)。土絲出口969.6噸(下降1.5%),金額1674.2萬美元(下降23.2%)。前9個月保持出口增長的商品有其它生絲、雙宮絲和其他桑蠶絲。其中其它生絲增幅最大,出口數(shù)量1204.5噸(增幅511.7%),金額1951.5萬美元(增幅355.1%);其次為其它桑蠶絲,出口數(shù)量1955.6噸(增幅63.6%),金額3358.6萬美元(增幅22.6%);雙宮絲出口數(shù)量4582.5噸(增幅38.7%);金額7691.2萬美元(增幅10.6%)。
綢類商品前9個月出口16.4億美元,繼續(xù)保持高增長,增幅為28.5%。但是其中真絲綢出口2.4億美元,降幅達7.6%。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仍然是人絲綢和合纖綢。其中人絲綢出口3706.9萬美元,增長達46.4%;合纖綢出口13.6億美元,增幅為37.8%??梢姮F(xiàn)階段,國際市場上人絲綢和合纖綢相比真絲綢來說仍然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同時,無論是合纖綢,真絲綢,還是人絲綢,其價格相對去年同期來說都是呈下降趨勢的,這個現(xiàn)象也表現(xiàn)在原料性商品中。這一特點和8月份我國絲綢出口情況是相似的。由此可見,國際經濟增長放緩對出口,特別是原料性商品出口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著。
絲綢制成品中,絲綢服裝仍然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要產品。出口額達9.6億美元,降幅相比8月略有下降,為14.2%。其中針織服裝出口4.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2%;梭織服裝出口5.4億美元,降幅為17.7%。服裝的價格相對去年同期仍然略有上升,增幅為2.4%。
從真絲綢商品出口構成上來看,繭絲原料占10%、綢緞占53%、制成品占37%。
二、從出口市場看,幾個主要市場仍然占據(jù)著主要份額。
分析前9個月我國絲綢商品出口主要市場,美國仍然居于第1位,出口金額6.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54%。其次為香港2.98億美元,增長4.01%;日本2.56億美元,增長10.52%;阿聯(lián)酋1.9億美元,增長101.42%;而印度則以1.73億美元,增長45.07%居于第五位。
下面具體看一下各大市場的出口情況。
美國:
前九個月美國從我國進口絲綢商品累計6.9億美元,保持了第一大市場的地位。由于美國對我國原料性商品需求不大,因此其增長主要來自服裝的拉動。前九月絲綢服裝對美國出口為6.1億美元,增長54%。可見,美國作為我國服裝等制成品出口主要市場的地位是非常穩(wěn)固的。
印度:
前九個月蠶絲類商品對印度出口數(shù)量7595噸(增長50%),金額1.22億美元(增長13.89%),仍然是我國蠶絲類出口第一大市場。但是商品價格仍然沒有走出低迷的陰影,平均單價16.0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3.96%。雙宮絲對印度出口3903噸(增長96.16%),金額6485萬美元(增長55.09%),然而單價仍然走低,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94%。
歐洲:
歐洲市場主要是意大利和德國,但是在前九個月的絲綢商品出口排名中,意大利和德國分別排在第六位和第八位。其中對意大利出口1.64億美元,降幅為0.4%;對德國出口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51%。兩個國家的同比都比前八月的統(tǒng)計有大幅增長,這是否能夠作為市場復蘇的信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日本:
日本是我國蠶絲類商品出口第三大市場,前九月對日出口蠶絲類商品2672噸(增長25.37%),金額4759萬美元(增長2.19%)。
坯綢對日本出口1126萬米,金額2008萬美元,出口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0%和25%,單價下跌了16.82%,高于對全球坯綢出口單價降幅4個百分點。
三、從出口省市來看,情況與8月大體相同,大多數(shù)省市出口下降,部分省市下降較大。
全國31個省市中,20個省市出口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有11個省市出口增長。出口增長的11個主要省市中,處于增長前三位的是黑龍江、青海和河南,分別為399.45%、276.71%和184.24%。雖然出口增長最大的三個省和8月份的統(tǒng)計相同,但是增長比例卻大幅下降??梢娪捎诔隹诨鶖?shù)的不斷加大,出口增長越來越困難。
綜合上述分析可見,現(xiàn)階段我國絲綢商品出口情況仍不容樂觀,國際市場對絲綢需求仍顯疲軟,造成目前國內絲價持續(xù)下滑,已創(chuàng)多年來的新低。同時,在10月份舉行的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上,來自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等各方面的領導就國內蠶絲類市場局面等提出很多指導意見,我會將配合各方面,維護我國絲綢行業(yè)的秩序和守法企業(yè)的利益。
今年前9個月以來,國內外客戶訂單少、數(shù)量小的現(xiàn)象仍沒有出現(xiàn)改變的跡象,客戶下單購買越來越謹慎。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是本屆秋季絲綢交易會日本客戶僅來了一家,這和日本客戶的謹慎觀望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
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主辦、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承辦的2002年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于10月14-16日在廣州東山賓館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主要絲類、綢緞出口企業(yè)共41家的80余名代表參加了貿易洽談,其中新增企業(yè)14家,占34%。本次交易會是在世界經濟低迷,市場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召開的,因此成交結果不盡理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本屆交易會實際及意向性成交共計1232.42萬美元,比2001年秋交會下降53%,比2002年春交會下降65.4%。其中,絲類成交461.6噸,金額1021.37萬美元;綢緞成交128.32萬米,金額211.05萬美元。詳細情況見“2002年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總結”。
一、從出口商品結構看,原料性商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呈量增價跌的走勢仍然持續(xù)著,而制成品出口有升有降,總體變化不大。
原料性商品中,廠絲代替蠶繭成為下降幅度最大的商品。廠絲前9個月出口數(shù)量1170.4噸,下降48.1%,金額2097.9萬美元,降幅60.2%;而蠶繭以出口132.7噸,下降46.3%,金額86.4萬美元,降幅56.8%居第二位。幾種主要絲類商品中,降幅較大的還有廢絲出口1764.1噸(下降17.2%),金額1750.1萬美元(下降42.3%);絹紡紗線出口3392.5噸(下降10.8%),金額5165.3萬美元(下降31.9%);絲紗線出口2745.8噸(下降10%),金額5909.8萬美元(下降27.3%)。土絲出口969.6噸(下降1.5%),金額1674.2萬美元(下降23.2%)。前9個月保持出口增長的商品有其它生絲、雙宮絲和其他桑蠶絲。其中其它生絲增幅最大,出口數(shù)量1204.5噸(增幅511.7%),金額1951.5萬美元(增幅355.1%);其次為其它桑蠶絲,出口數(shù)量1955.6噸(增幅63.6%),金額3358.6萬美元(增幅22.6%);雙宮絲出口數(shù)量4582.5噸(增幅38.7%);金額7691.2萬美元(增幅10.6%)。
綢類商品前9個月出口16.4億美元,繼續(xù)保持高增長,增幅為28.5%。但是其中真絲綢出口2.4億美元,降幅達7.6%。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仍然是人絲綢和合纖綢。其中人絲綢出口3706.9萬美元,增長達46.4%;合纖綢出口13.6億美元,增幅為37.8%??梢姮F(xiàn)階段,國際市場上人絲綢和合纖綢相比真絲綢來說仍然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同時,無論是合纖綢,真絲綢,還是人絲綢,其價格相對去年同期來說都是呈下降趨勢的,這個現(xiàn)象也表現(xiàn)在原料性商品中。這一特點和8月份我國絲綢出口情況是相似的。由此可見,國際經濟增長放緩對出口,特別是原料性商品出口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著。
絲綢制成品中,絲綢服裝仍然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要產品。出口額達9.6億美元,降幅相比8月略有下降,為14.2%。其中針織服裝出口4.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2%;梭織服裝出口5.4億美元,降幅為17.7%。服裝的價格相對去年同期仍然略有上升,增幅為2.4%。
從真絲綢商品出口構成上來看,繭絲原料占10%、綢緞占53%、制成品占37%。
二、從出口市場看,幾個主要市場仍然占據(jù)著主要份額。
分析前9個月我國絲綢商品出口主要市場,美國仍然居于第1位,出口金額6.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54%。其次為香港2.98億美元,增長4.01%;日本2.56億美元,增長10.52%;阿聯(lián)酋1.9億美元,增長101.42%;而印度則以1.73億美元,增長45.07%居于第五位。
下面具體看一下各大市場的出口情況。
美國:
前九個月美國從我國進口絲綢商品累計6.9億美元,保持了第一大市場的地位。由于美國對我國原料性商品需求不大,因此其增長主要來自服裝的拉動。前九月絲綢服裝對美國出口為6.1億美元,增長54%。可見,美國作為我國服裝等制成品出口主要市場的地位是非常穩(wěn)固的。
印度:
前九個月蠶絲類商品對印度出口數(shù)量7595噸(增長50%),金額1.22億美元(增長13.89%),仍然是我國蠶絲類出口第一大市場。但是商品價格仍然沒有走出低迷的陰影,平均單價16.0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23.96%。雙宮絲對印度出口3903噸(增長96.16%),金額6485萬美元(增長55.09%),然而單價仍然走低,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94%。
歐洲:
歐洲市場主要是意大利和德國,但是在前九個月的絲綢商品出口排名中,意大利和德國分別排在第六位和第八位。其中對意大利出口1.64億美元,降幅為0.4%;對德國出口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51%。兩個國家的同比都比前八月的統(tǒng)計有大幅增長,這是否能夠作為市場復蘇的信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日本:
日本是我國蠶絲類商品出口第三大市場,前九月對日出口蠶絲類商品2672噸(增長25.37%),金額4759萬美元(增長2.19%)。
坯綢對日本出口1126萬米,金額2008萬美元,出口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0%和25%,單價下跌了16.82%,高于對全球坯綢出口單價降幅4個百分點。
三、從出口省市來看,情況與8月大體相同,大多數(shù)省市出口下降,部分省市下降較大。
全國31個省市中,20個省市出口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有11個省市出口增長。出口增長的11個主要省市中,處于增長前三位的是黑龍江、青海和河南,分別為399.45%、276.71%和184.24%。雖然出口增長最大的三個省和8月份的統(tǒng)計相同,但是增長比例卻大幅下降??梢娪捎诔隹诨鶖?shù)的不斷加大,出口增長越來越困難。
綜合上述分析可見,現(xiàn)階段我國絲綢商品出口情況仍不容樂觀,國際市場對絲綢需求仍顯疲軟,造成目前國內絲價持續(xù)下滑,已創(chuàng)多年來的新低。同時,在10月份舉行的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上,來自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等各方面的領導就國內蠶絲類市場局面等提出很多指導意見,我會將配合各方面,維護我國絲綢行業(yè)的秩序和守法企業(yè)的利益。
今年前9個月以來,國內外客戶訂單少、數(shù)量小的現(xiàn)象仍沒有出現(xiàn)改變的跡象,客戶下單購買越來越謹慎。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是本屆秋季絲綢交易會日本客戶僅來了一家,這和日本客戶的謹慎觀望態(tài)度是分不開的。
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主辦、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承辦的2002年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于10月14-16日在廣州東山賓館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主要絲類、綢緞出口企業(yè)共41家的80余名代表參加了貿易洽談,其中新增企業(yè)14家,占34%。本次交易會是在世界經濟低迷,市場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召開的,因此成交結果不盡理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本屆交易會實際及意向性成交共計1232.42萬美元,比2001年秋交會下降53%,比2002年春交會下降65.4%。其中,絲類成交461.6噸,金額1021.37萬美元;綢緞成交128.32萬米,金額211.05萬美元。詳細情況見“2002年中國絲綢秋季交易會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