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絲綢期待長袖善舞
來源:admin
作者:admin
時間:2003-03-10 11:13:00
我國絲綢行業(yè)在2001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2002年行業(yè)經濟運行總體格局呈現繼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但細細分析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合纖綢的大幅增長,而占世界貿易量70%的真絲產品因受國際突發(fā)事件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持續(xù)影響,呈現出不增反降的特點,與高速增長的大紡織背道而馳。
量大價低阻礙發(fā)展
蠶桑生產:2002年全國桑園面積為1131萬畝,同比增加4.61%;發(fā)種量為1661萬張,同比增加3.55%(其中春季增加11.25%,夏季增加5.44%,秋季減少2.01%);蠶繭產量51.69萬噸,同比減少0.9%(其中春季增加5.4%,夏季減少2.58%,秋季減少5.96%);蠶繭綜合均價同比下降29.25%。令人關注的是廣西的桑園面積在2001年增加的基礎上繼續(xù)大幅增加20萬畝達85萬畝,增幅30.77%;蠶繭產量增幅較大的是廣西增加11500噸,增幅24.86%;廣東增加5500噸,增幅26.83%。蠶桑生產涉及到2000萬農戶,去年產蠶繭在2萬噸以上的省市依次為江蘇10萬噸、浙江9.5萬噸、四川7.8萬噸、廣西5.78萬噸、山東4.3萬噸、廣東2.8萬噸、重慶2.75萬噸、安徽2.56萬噸。
工業(yè)生產:據國家統(tǒng)計局對絲綢工業(yè)2055家企業(yè)的統(tǒng)計,全年絲產量8.33萬噸,同比增長12.33%;絲織品產量為53.4萬米,同比增長19.87%;印染絲織品產量為27.2萬米,同比增長13.13%;全年產品銷售收入為883.43億元,同比增長16.03%;產品銷售稅為4.7億元,同比增長8.98%;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8.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9億元,增幅達23.12%;但虧損企業(yè)虧損額卻在不斷上升,去年虧損企業(yè)數為435個,虧損企業(yè)虧損總額為7.2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虧了25.5%,其中繅絲企業(yè)虧損近3億元,整個繅絲行業(yè)的利潤盈虧相抵后為-7328萬元。行業(yè)形勢不容樂觀,全年絲綢工業(yè)主要經濟指標(見表1)。
出口貿易:
據海關統(tǒng)計,2002年絲綢產品出口額為39.91億美元,同比增長5%。其中主要產品:絲出口2.46萬噸,同比增長8.1%,出口金額3.99億美元,同比下降16.3%;綢緞出口26.9萬米,同比增長29.3%,出口金額21.33億美元,同比增長25.2%,其中真絲綢出口3.17億美元,同比下降10.6%;絲綢服裝及制成品出口14.55億美元,同比下降10.1%。絲綢出口占據主導地位,其中絲綢出口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省市依次為浙江18.39億美元,江蘇4.42億美元,上海3.55億美元,廣東2.8億美元,山東1.56億美元,四川1.25億美元。
不斷調整方興未艾
產品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盡管去年絲綢業(yè)經濟效益不甚樂觀,但全行業(yè)在加快發(fā)展、扭轉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絲綢行業(yè)通過不斷的結構調整,已形成了明顯的絲綢生產區(qū)域分布,集群效應逐漸顯現。如浙江嘉興、湖州地區(qū)的繅絲業(yè)、絹紡業(yè);江蘇吳江盛澤鎮(zhèn)的真絲綢與薄型合纖綢生產基地;浙江蕭山、紹興的合纖綢織造業(yè);浙江嵊州的真絲領帶和絲綢針織業(yè)以及浙江的杭、嘉、湖、紹和深圳的絲綢服裝業(yè)等。出現了如浙江凱喜雅、嘉欣絲綢集團、萬事利、絲得莉、西湖達利、諸暨神鷹、江蘇蘇豪、吳江絲綢集團、蘇州絲綢集團、廣東絲綢集團等一批年銷售5億元以上的大型絲綢企業(yè),產業(yè)集群效應與骨干龍頭綜合性集團企業(yè)形成了新的絲綢產業(yè)結構特色。
科技攻關繼續(xù)向縱深拓展
2002年是“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開始實施的第一年,絲綢行業(yè)重點對《提高天然纖維色牢度工藝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落實,同時對紡織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第二課題《特種功能性后整理助劑及新型染料的開發(fā)應用》有關絲綢部分進行了招標和評標。并將《絲綢標準檢測體系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究》一并列入國家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資金項目”,目前項目運行良好。
高檔絲綢標志已獲初步認可。
推廣使用高檔絲綢標志是我國繭絲綢行業(yè)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我國絲綢開始以最終產品和品牌推動行業(yè)發(fā)展。作為我國絲綢行業(yè)的一項新鮮事務,2002年絲綢行業(yè)開始推廣使用高檔絲綢標志。通過“國際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洽談會”、“2002首屆中國絲綢文化與形象宣傳”、“第四屆中國絲綢博覽會”和美國紐約“2002中國紡織品服裝展覽會”等活動,日前,高檔絲綢標志證明商標已獲國家商標局認可并已通過注冊登記。
經濟運行還未進入良性循環(huán)
繭絲價格持續(xù)下跌。由于蠶農對市場反映的滯后性,去年蠶繭生產在前幾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仍在高位維持。蠶繭市場明顯處于供大于求的態(tài)勢,導致蠶繭價格再次大幅下跌。以我國繭絲主產省浙江為例,2002年浙江蠶繭收購平均價格為576.82元/50公斤,比2001年下降34.68%,有些地區(qū)的繭價甚至已降到350元/50公斤。繭價的下跌實際是絲價下跌的反映。根據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提供的數據,產品規(guī)格為20/22旦3A級生絲在2001年和2002年每月的平均成交價格列表如下(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來,國內生絲價格持續(xù)下跌,直至2002年9月才出現止跌,持續(xù)低位徘徊至今,其中20/22旦3A級廠絲從2001年年初的21萬元/噸以上下降至2002年年底的不足12萬元/噸,下降幅度將近50%,創(chuàng)十幾年來的新低,并在低位連續(xù)運行達數月之久,目前仍未見反彈之勢。究其原因,一方面,近幾年蠶桑發(fā)展過快,造成繭絲供大于求,導致企業(yè)之間竟相壓價銷售,2002年蠶繭產量雖未繼續(xù)增長,但仍居高不下,一直在高位維持;另一方面,自美國“9·11”事件以來,國際經濟一直在萎靡中運行,對出口為主的繭絲綢行業(yè)影響很大;與此同時,為了適應WTO的要求,我國外貿出口體制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2002年發(fā)放了一大批蠶絲類出口經營企業(yè)許可證,使蠶絲類出口經營企業(yè)由原來的40多家猛增到目前的90多家,這些新增出口企業(yè)為了爭奪客戶不惜成本壓低絲價對外銷售,因此也引來了如印度等國對我國出口生絲進行反傾銷的調查。繭絲價格的持續(xù)低迷,表明了目前供求關系中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對2003年的繭絲生產、蠶農收益及協(xié)調各方利益帶來一定影響。
行業(yè)“貧富懸殊”??壗z業(yè)虧損,絹紡業(yè)、真絲服裝業(yè)效益下降,但絲織印染業(yè)效益增幅較大。據國家統(tǒng)計局對絲綢工業(yè)的統(tǒng)計情況表明,我國絲綢工業(yè)經濟效益2002年呈現出的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合纖綢的大幅增長,而占世界貿易量70%的真絲產品(包括絹紡業(yè)、真絲服裝業(yè)和單純生產真絲綢的絲織印染業(yè))因受國際突發(fā)事件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持續(xù)影響,呈現出不增反降的特點,與高速增長的大紡織背道而馳。由于繭絲價格下跌,真絲產品出口金額下降,導致整個絲綢業(yè)的商品價格中心下移。銷售價格下降,壓縮了絲綢企業(yè)的盈利空間,尤其是繅絲業(yè)受到的影響最大。2002年上半年繅絲企業(yè)虧損面達到92%,幾乎“全軍覆沒”,繅絲虧損企業(yè)虧損額接近3億元,與盈利企業(yè)的盈利相抵后仍虧損7300多萬元。
出口格局出現較大變化。全國絲綢商品出口曾于1994年達到高峰,出口額為37.53億美元(含化纖綢出口4.78億美元),后逐年下降,至1999年出口總額僅為22.93億美元(含化纖綢出口6.02億美元)。最近幾年回升較快,2001年達到38億美元。2002年增到近40億美元,但如果剔除化纖綢出口同比增長40%以上的因素外,真絲產品的主要品種出口與2001年相比均出現下降。統(tǒng)計數據表明,化纖絲綢出口額連年大幅上升,1990年出口額只有2000萬美元,2002年則大幅增加到18.16億美元,整個絲綢商品出口額由1990年的不到0.2%至今已超過45%。而傳統(tǒng)出口產品桑蠶絲、真絲綢、真絲服裝及制成品等出口一直下降,且多數品種價格降幅大于數量降幅,其出口額只有最好年份的20%~50%。(見表3)
從出口的國家和地區(qū)看,2002年我國絲綢商品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是美國、中國香港、日本、阿聯酋、印度、伊朗、意大利、德國、韓國、英國,對這1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絲綢商品出口額占我國整個絲綢出口額的72%。除了如美國等幾個傳統(tǒng)的絲綢進口大國外,引人注目的是最近伊朗、阿聯酋、印度、英國等國對我國絲綢商品的進口數量增加較快。從統(tǒng)計分析看,伊朗進口增長的主要是絹絲、真絲坯綢;阿聯酋增長的主要是打線絲、真絲印染綢、真絲服裝;印度增長的主要是雙宮絲、柞蠶絲、真絲坯綢;英國增長的主要是真絲服裝。而美國盡管在2002年進口中國絲綢商品下降12.4%,但仍是全球絲綢商品最大的消費市場。2002年對美國出口真絲綢商品達8億多美元,占我國整個真絲綢商品出口額的近40%。出口市場的變化值得絲綢企業(yè)關注和把握。
今年絲綢業(yè)發(fā)展建議
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漸復蘇,與國際經濟緊密相聯的我國繭絲綢行業(yè)也將同步而行。從近期國內外市場走勢看,國內繭絲價格呈止跌略升趨勢,絲綢原料性產品出口量及其部分主銷市場需求有所增加,預計2003年下半年絲綢出口將回升,全行業(yè)生產供過于求的矛盾進一步緩解,企業(yè)效益有望好轉。由于前述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復蘇總體仍顯乏力,以出口為主的絲綢產銷形勢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國際市場眾多不確定因素,這些都對我國絲綢出口帶來影響。
2003年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走好今年的發(fā)展之路,我們的政策建議是:
大力推廣使用高檔絲綢標志。
推廣使用高檔絲綢標志是繭絲綢行業(yè)實施名牌戰(zhàn)略、調整產品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使30%的真絲綢產品、80%新產品擁有高檔絲綢標志,起到像國際純羊毛標志那樣帶動全行業(yè)發(fā)展的作用。
盡快修訂和完善繭絲綢質量標準體系,逐步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
我國是絲綢生產大國,但質量標準體系比較落后,還不能適應企業(yè)及貿易的需要。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企業(yè)的進入可能會導致國內出現多種質量標準的混亂局面,絲綢貿易間的質量標準體系差異將更加明顯。因此,行業(yè)協(xié)會要盡快組織有關工業(yè)企業(yè)和貿易公司研究修訂質量標準體系,確定我國絲綢質量標準在世界的主導地位。要著手研究有關國際環(huán)保綠色標準,并相應建立我國絲綢產品的環(huán)保綠色標準體系。當前要重點推進《生絲》檢測標準的國際化,完善有關檢測手段,全面展開利用先進的Uster電子檢測系統(tǒng)對生絲進行檢測的研究。
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增強企業(yè)競爭力。
加入WTO后,企業(yè)之間的競爭程度將進一步加強,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也主要表現為大企業(yè)之間的競爭,目前,絲綢行業(yè)企業(yè)普遍實力較弱,提高企業(yè)競爭力是應對加入WTO后的重中之重。絲綢企業(yè)要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形成一批主業(yè)突出、管理科學、競爭力強的大型絲綢骨干企業(yè)或集團。
絲綢行業(yè)85%是中小企業(yè),80%是民營企業(yè),許多企業(yè)運行時間短、起步低、管理水平較低,應重視管理制度化、科學化,從較低級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入手,逐步進入較高級的環(huán)節(jié)。要在與外資的合作和競爭中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不斷增強企業(yè)競爭力。通過行業(yè)的共同努力,提高中國絲綢業(yè)的國際地位。
表1
2002年中國絲綢工業(yè)全行業(yè)主要經濟指標
單位:億元
行業(yè) 合計 絲絹紡織 繅絲 絹紡 絲織 絲印染 絲 針織 全國紡織
企業(yè)數(家) 2055 1844 482 109 898 190 211 23600
虧損數(家) 435 404 194 23 119 27 31 4652
虧損面(%) 21.17 21.91 40.25 21.10 13.25 14.21 1 4.69 19.71
產品 全年 883.43 808.77 109.65 59.21 474.09 11 5.30 74.66 10024.28
銷售收入 同比% 16.03 16.88 1.03 1.83 21.30 29.32 7.54 15.19
利潤 全年 28.69 24.81 -0.73 1.38 16.72 5.64 3.8 8 336.61
總額
同比增減 5.40 4.37 -1.27 -0.18 4.32 1.01 1.03 66.83
虧損企業(yè) 全年 7.21 6.89 2.96 0.32 2.05 0.77 0.32 89.96
虧損總額
同比% 25.50 31.90 108.25 -8.32 0.35 45.10 -38.87 -1.64
全年 840.55 763.53 106.65 54.24 443.19 11 3.78 77.02 10655.50
資產合計 同比
% 15.00 15.33 1.13 14.24 20.50 12.88 1 1.89 9.96
負債合計 全年 552.77 509.33 85.57 35.30 289.85 70. 00 43.43 6744.46
同比% 13.41 13.91 1.13 14.08 18.09 14.28 7.80 9.38
工業(yè)總 產 全年 985.62 905.40 123.12 64.18 545.68 11 7.58 80.21 10195.10
值(不變)
同比% 18.48 19.42 9.45 2.79 23.11 29.44 8.80 15.46
工業(yè)增 加 全年 199.31 180.04 28.92 13.52 98.37 27.26 19.26 2646.20
值(現)
同比% 15.70 16.36 3.13 0.23 20.98 26.88 9.85 13.42
銷售產 值 全年 906.83 827.57 118.69 61.20 482.68 11 2.11 79.25 10380.40
(現)
同比% 16.09 16.85 3.90 1.27 21.22 28.03 8.71 14.05
出口 全年 229.45 192.50 27.83 17.58 98.66 25.93 36.95 3404.43
交貨值
同比% 17.16 21.06 -2.23 -1.58 28.47 82.80 0.32 13.58
從業(yè)人 員 全年
55.65 51.30 16.43 4.89 21.43 5.66 4.3 5 788.91
(萬人) 同比% 0.32 0.18 -4.29 0.17 2.22 3.22 1.94 2.81
表2:
20/22旦3A級生絲價格走勢表
單位:萬元/噸
月份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1年 21.35 21.59 21.41 21.05 19.22 16.16 1 8.5 17.72 16.61 15.95 15.14
2002年 15.08 14.39 13.85 13.52 13.16 13.01 12.23 11.54 11.96 11.54 11.75
表3:
全國絲綢主要產品出口金額與平均單價
產品名稱 出口 出口金額 出口單價 2002年出口
最好年 份 (億美元) 金額(億美元) 單價
桑蠶絲 1990 3.62 4.77萬美元 /噸 1.82 1.7 萬美元 /噸
真絲綢 1990 6.93 4.47美元/米 3.17 2.3 美元/米
真絲服裝 1993 21.25 6.07美元/件 11.99 8.8 美元/件
真絲頭巾 1999 1.81 1.52美元/條 0.40 2.4 美元/條
真絲領帶 1997 5.14 3.34美元/條 1.00 1.9 美元/條
